魏世荣
云和是一方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1935年5月红军挺进师进入云和,直到1937年8月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结束,由于云和的地理位置,一直是红军挺进师频繁活动的区域。而在其中有一支不为人晓的红军部队——平阳游击队。尽管现在能搜寻到为数不多的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报刊和档案,内容虽多以歪曲的事实来描述、记录,但拨开历史迷雾,我们却能清晰看到平阳游击队为理想和人民而战的英勇身姿。
1937年,这支队伍以云和东南部高山地区为中心,活跃于云和、景宁、龙泉、松阳、丽水五个县周边长达半年之久,期间充满了艰辛与抗争,成为了那段峥嵘岁月的真实写照。
5月22日,红军平阳游击队队长林超阳带领着42名队员,装备着步枪23枝、木壳枪1枝以及手提机关枪1挺,出现在云和县的土地上。他们由龙泉县武溪而来,经云和县赤石乡莲花山村宿夜后,开始了在云和及周边地区的辗转行动。队伍向南洞村乌泷坑进发,上午10时抵达石富村后离开,在石塘镇铁拐山村宿夜,随后在桑岭根村抓了地主汪赞仁、江寿华两人,朝着小岗村方向前进,而后又前往丽水的石桥头或里坳村方向。
在行动过程中,平阳游击队遭遇了数倍于他们的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5月24日,在丽水金庄、里坳村与陆军19师114团1营3连展开战斗;在里坳村附近,遭受了重大损失,当场有2人牺牲,3人受伤。5月25日,在溪口又与19师114团1营教育班接触;上午10时撤退到后宅,又与114团1连1排接触后往松阳香菇寮方向撤离。5月27日,在松阳香菇寮与陆军19师114团1营2连1排机连1班作战。
关于这支游击队的最终结局,云和县档案馆的民国档案显示,1937年6月的报告称林超阳率领的平阳游击队已被歼灭,不见踪迹。《东南日报》的报道也印证了这一情况,6月2日的报道称平阳游击队除了被击毙和拿获的人员外,漏网者寥寥,已各自逃窜。在松阳香菇寮,7名红军被抓,并缴获步枪7支、木壳枪1支、手提机关枪1挺。担任平阳游击队副队长的林菊怡带领战士英勇作战,后因在战斗中受重伤被抓,林菊怡因伤重不治于28日晚间壮烈牺牲。游击队长林超阳带领少部分战士突围。突围后的平阳游击队还是继续受到敌人的血腥围剿。6月8日的报道发现,在松阳香菇寮附近深山中,游击队保卫队长杨发旺、班长周瑞球以及一名战士又被国民党军队抓获。
红军平阳游击队在云和及周边的活动,是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下,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人民解放而进行的不懈斗争。他们的活动不仅在云和地区播撒下革命的火种,也为浙南地区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后来的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在国民党的残酷围剿下虽然屡受重挫,但他们不畏强敌、顽强抗争、宣传革命思想、发动组织群众的精神,以及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