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梅明益 王金洪
在公益救援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身影,他叫官少平,大家都喜欢叫他“老炮儿”。多年来,官少平不仅积极投身于各类救援行动,更是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无数个震撼人心且充满温情的瞬间。
日前,在县城采真里广场,一场紧张而有序的应急救援演练正在举行,其中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官少平。作为救援队的一名成员,他一边和队员们参加演练,一边用相机记录下演练的精彩瞬间。“每次救援和演练我都会拍照,这些照片可不只是简单的记录,它们是我们救援队成长的见证。”官少平说。
2015 年,官少平怀着一腔热忱加入县公益促进会参与救援队工作。在一开始的救援行动中,他总是忙碌在一线,全力协助队友开展救援工作。而每当稍有空隙,他便会掏出手机,简单而快速地记录下队友们争分夺秒、奋力救援的身影。“当时没想太多,就是觉得这些瞬间很珍贵,应该留下来,手机拍照又方便,随时能拍。”官少平回忆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用手机定格的画面愈发触动他的内心。从最初单纯的记录,到逐渐痴迷于捕捉队友们在艰难环境下展现出的勇敢、坚韧与团结,官少平爱上了摄影这一独特的表达方式。此后,他开始更加专注地为队员们拍摄照片,从紧张救援时的坚毅神情,到休息时刻的疲惫放松,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都被他精心收录。官少平也用他的镜头,在救援队的岁月长河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深刻印记。“在救援现场,最重要的当然是救援行动本身,能在不影响救援工作的同时,还为队友们记录下忙碌的身影,让我很欣慰,这些照片不仅成为队员们难忘经历的见证,更激励着每一位队员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官少平介绍。
官少平至今还记得,2016年9月遂昌县苏村村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台风来袭,持续降雨,遂昌县苏村村发生山体滑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着威胁。接到任务后,官少平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与队员们一同奔赴现场。抵达苏村村后,官少平与队友们迅速展开行动,争分夺秒地搜寻着被困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他不仅全力协助转移群众,还时刻不忘用相机记录下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这些照片和影像,不仅记录了他们在废墟中的英勇表现,也成了苏村村人民在灾难中顽强抗争、众志成城的生动见证,而官少平也在这场救援中,再次深刻诠释了一名救援人员的使命与担当,县公益促进会也荣获集体二等功。“救援之路很累,但是想到能帮助更多的人,大家总是义无反顾地一次次出发。于我而言,在救援过程中能帮队友们记录下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我想这就是我的诗和远方。”官少平说。
“通过摄影,我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时我们会带上相机,前往很多风景好看的地方拍摄照片。”官少平说,摄影对他来说就好比一场修行,无论是在自然灾害的废墟之上,还是在紧急救援的紧张现场,官少平都紧随救援队伍的步伐。他的镜头里,有救援队员们奋力拼搏、争分夺秒救助被困群众的坚毅身影;有受灾群众在绝境中看到希望时,眼中闪烁的泪光;还有救援成功后,大家疲惫却欣慰的面容……这些照片,不仅是珍贵的影像资料,更是救援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更多人了解到救援工作背后的艰辛与伟大。
官少平以其独特的方式,在救援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连接救援现场与社会大众的情感纽带。他说,未来,他将继续用影像传递爱与希望,用心诠释公益摄影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