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叶珊珊 通讯员 王依)“今天乡干部帮我们把土地丈量清楚,这个事情就算是解决好了,我们也就没什么后顾之忧。”日前,安溪畲族乡村民洪某和柳某的土地征收纠纷问题通过“民生议事堂”得以成功化解,不仅解开了两家人的心结,也为后塘农旅融合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障。
乡村治理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安溪乡积极探索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村民邻里之间各类纠纷问题,原本可能双方沟通好了又反悔的,或者没有商量余地的,我们通过搭建‘民生议事堂’、畲汉情·共享法说事亭、寻求专职法律顾问帮助等,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法律保障网络,助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安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加强法治保障上,安溪乡还着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法律明白人”培训、法律咨询服务、普法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致力于提升村民的法治观念与法律素养。
“雪梨种植有销路困难的,大家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出谋划策。”作为云和雪梨的主产区,安溪乡积极整合资源,建设雪梨种植队伍,常态化开展雪梨种植推进会,通过自治力量为雪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此外,安溪乡还积极打造邻里中心,通过提供场地支持、培训指导等系列服务,充分调动基层群众自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力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借助“网格化管理+党群连心”模式,安溪乡还配备了网格团队力量,依托“141”基层治理体系和“最小作战单元”应用,将传统的网格管理进行智能化升级。“有了数字化硬核支撑,可以实时动态关注单元人口趋势及建筑分析、组织队伍人员画像、全量事件态势评估、网格治理评价模型等,构建起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安溪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数据分析,安溪乡全年入户走访595户1584人,反映民生诉求52件,困难问题数61件,解决矛盾纠纷10起,帮扶困难群众46人。
德治在基层治理中具有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安溪乡通过修缮古村老屋、编写乡志等,追溯村庄的历史渊源。另一方面,借助传统节日这一载体,举办畲族“三月三”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节、(原生态)畲族红色山歌联谊会、重阳节登山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将传统道德文化融入其中,增强民族文化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
“下一步,安溪乡将聚焦基层治理,持续走好‘五治融合’长征路,让乡村治理与环境提升相辅相成、与乡风文明同频共振、与群众服务融会贯通,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地,争创童话云和后花园。”安溪乡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