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着专业装备,顶着炎炎夏日,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着各行各业战高温的故事,记录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他们是记者,也是高温下的坚守者。
上午九时,室外已经热浪袭人。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俞海友和雷剑飞带着摄像机、无人机,扛着三脚架来到县智慧交通物流汽车服务基地项目现场,对项目进度进行采访报道。项目建设几乎是全户外作业,在烈日下,他们向项目负责人了解基本情况后,立即进行采访拍摄。“虽然很辛苦,但是市民能通过我们的镜头,看到云和发展的故事,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记者俞海友说。
完成户外采访,才完成了当天任务的三分之一。回到办公室,还得整理素材、写稿,等到新闻作品完成审核发布后,记者一天的工作才画上句号。“为了保障新闻的时效性,我们采访完就马上回来进行写稿、剪辑等工作。每天按时保质提供全媒体新闻产品,尽最大努力满足全县群众的信息需求,我们的内心才能更加踏实。”俞海友说。
记者用镜头记录了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镜头背后的他们,同样也是高温下的工作者,从大街小巷到田间地头,他们始终奔波在新闻一线,用脚步丈量真实,用镜头记录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管寒暑、不论风雨,每一个记者、编辑都是这样,用镜头记录着发生在云和的大事小事,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