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杜媛媛 通讯员 洪欢)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青少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非遗进社区——包山花鼓戏的传承与推广”活动在元和街道元和社区举办。
“我们邀请了包山花鼓戏省级非遗传承人来到社区,开展面对面教学,讲解包山花鼓戏的发展历史、技术要领、角色分工等内容,辖区内的小朋友也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拿起演出道具,亲身感受包山花鼓的唱腔、身位。”元和社区工作人员说,在体验时间里,小朋友们都化身小小表演者,用青涩生动的动作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此次非遗进社区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守护非遗文化的种子,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了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鼓励他们一起参与到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动中来。
与此同时,包山花鼓戏曲目《大花鼓》《卖花线》《补缸》也在乡村大舞台唱响。据了解,今年以来,元和街道积极开展非遗进乡村活动,让非遗文化走进百姓家,更加“接地气”。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巡演15场次。
“非遗文化只有走进群众,才能更好地传承,通过举办非遗进乡村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让他们了解到云和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群众对云和文化的认同感,助力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元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元和街道将持续深入开展非遗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三进”活动,激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