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三鲍鳓鱼历史久远。据老渔民回忆,普陀的螺门腌制三鲍鳓鱼已有500百余年的历史,在舟山品类众多的盐渍卤浸腌制品中,最有名气的要数“螺门三鲍鳓鱼”了,旧时为苏、杭、沪等城市居民桌上之名菜。
普陀三鲍鳓鱼加工工艺复杂。一般的咸鱼均以用盐一次腌制,即而食之,而三鲍鳓鱼需盐渍卤浸,工序独特。腌制方法从一“鲍”到二“鲍”,最后到第三“鲍”,每一“鲍”都有独特严格的要求,有些工序完全凭手法凭感觉。不能捋进鱼鳞之内,鱼体进桶时要梅花型放之,互相侧垒,不留缝隙,若均匀不等,则鱼体压制后会软硬不等,影响质量;例如三道工序时间各不相等,全凭经验掌握,最终成品需腌制长达三个月之久,甚至对腌制的桶、缸、护鱼竹片、压鱼石头,均有讲究,每一环节,每一器材,一有疏忽,则前功尽弃。这些方法并无书面记载,是渔民们言传身教,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的宝贵经验。
经过连续三次的盐渍和一定时间的腌制,成品后的三鲍鳓鱼“腌而不咸、色泽金黄、口味醇香、营养丰富、干燥挺硬,久存不腐”,堪称舟山盐渍卤浸腌制品中的“当家”名品之一。
2008年,舟山海鲜系列传统加工技艺(三鲍鳓鱼)被列入第二批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