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涵轲
沿着蜿蜒的展螺线一路向北,当车子驶入群山环抱的田公岙时,这个静谧的小村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整洁的乡道上公交车往来穿梭,休闲公园里村民们正悠闲地聊着家常。
不久前的一个清晨,“共富方舟·惠民行动”专车刚驶入展茅街道大展村田公岙,原田公岙村党支部书记张富恩就快步迎了上来,“可把专家们盼来了……”没一会,体检义诊、政务法律咨询、绿植养护指导等服务摊位就在广场上有序排开,场面热闹却不杂乱。
村民张友国仅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肝脏超声检查。“肝脏有些小问题,建议过几天来医院复查,这几天要注意饮食。”医生的叮嘱让张友国倍感温暖,“专家能来村里免费检查,我们老百姓看病方便多了。”当天,普陀医院的专家团队联合展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包括心内科、骨科、眼科等专科诊疗及B超、心电图等基础检查。
看着有序排队的村民,张富恩不禁感慨,“以前村民进城看病,要先到展茅车站,再转车去东港,来回要大半天。现在村里通了便民公交,还有专家下乡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就医难题。”张富恩在田公岙工作了二十多年,对村里的每一点变化都如数家珍。
“走,我带你们转转。”走在宽阔平整的村道上,张富恩的脸上写满自豪。这条村道的修建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以前都是黄泥路,下雨天泥泞不堪。现在铺上了水泥路,基础设施完善了,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行都方便多了。”他说着,目光扫过干净整洁的路面。
一路通,百事兴。随着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推进,昔日的“深山冷岙”已变身“15分钟生活圈”。沿线道路全部打通,途经田公岙的公交线路也多了。“公交都能开到村里来,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一位正在等车的村民感慨道。
漫步村落,花草相伴,屋舍俨然。我们跟着张富恩,转过几个弯,一处花木扶疏的公园映入眼帘,清澈的池塘倒映着重檐小亭,几位村民正在亭中对弈。这个公共空间,处处体现着“共建共享”的理念。“二十年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荒地。”张富恩回忆道,“当时决定集资改造时还有反对声音,现在大家都主动参与维护公园环境。”
交通的改善和环境的提升,为田公岙带来了产业振兴的机遇。占地20余亩的杨浩家庭农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这里引进绿色健康农业新模式,开发了生态大棚、露营基地、开心农场等农旅项目,形成“农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成为市民休闲的热门去处。
更令人欣喜的是,闲置农房经过改造,摇身变成精品咖啡馆、星级民宿和烘焙工坊。一个个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年轻人也选择回到田公岙,投身家乡建设。一位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说,“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如今,田公岙的共富故事仍在继续,村庄未来建设规划正在落实,千亩“绿色农田”建设蓄势待发。“乡村振兴没有终点,田公岙的‘共富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望着绿意盎然的山野,张富恩目光坚定。这个曾经的“深山冷岙”,正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