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编织”
城市新地标
□记者 励佳 通讯员 周俊澄
六千多块玻璃、近万米装饰线条,构成了吴荣祥及其带领的班组投身普陀区市民中心外立面幕墙施工的近270个日夜。“已完成约97%的工程量,大家加把劲,确保6月中旬前完成幕墙施工。”5月3日上午,站在普陀区市民中心建设工程六楼,作为该项目幕墙施工现场负责人吴荣祥正为班组成员加油鼓劲。
普陀区市民中心建设工程位于区税务局办公楼西侧地块,目前正进行最后的幕墙施工及室内装饰装修。从去年7月开始,吴荣祥与他的幕墙班组就一直坚守在施工一线。
“这个幕墙工程的复杂程度在整个舟山都是很少见的。”吴荣祥告诉记者,为了让建筑外观看起来有波浪起伏之感,施工图纸中,玻璃幕墙被切割成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近7000块玻璃。“每块玻璃都有唯一编号,需要与预制的钢结构龙骨精准匹配,通过特定安装角度呈现自然曲面。”他边说边比划着立体拼图般的施工原理。
在吴荣祥看来,相比玻璃,装饰线条才是幕墙工程中最难的部分。为了后续维护方便,装饰线条独立安装在侧板上,与玻璃间留有5厘米左右的空隙,每根线条间通过芯套相连,部分安装卡扣需要现场切割,这就对工人有了更高要求。为此,吴荣祥经常驻扎在线条安装的楼层,仔细地看工人操作;对安装完成的线条,反复查看是否严密合拢、是否牢固。
总长近万米的装饰线条,将玻璃幕墙隔出一个个“蜂窝”,在光线折射下,每个“蜂窝”的颜色都有细微的差别,如同海面上的粼粼波光。如此精细的设计,哪怕有智能车间和数控机床的“保驾护航”,在实际安装时也会出现一些小误差。吴荣祥就是在出现这些误差时的“定海神针”。“我们班组会一起讨论分析原因,再根据成因制定调整方案,让幕墙严丝合缝。”吴荣祥说。
幕墙安装到哪一层,吴荣祥就跟到哪一层,上上下下是他近一年来的工作常态。“每天微信步数都是一两万步。”吴荣祥告诉记者,如今,幕墙施工接进尾声,吴荣祥要求自己和班组将认真和专业贯穿到最后一块玻璃、最后一根装饰线条,“希望用我们的努力和汗水,为城市建设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