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 王若琦 余继 通讯员 缪心刚
“五一”假期,“又见普陀·文艺赋美”五一文化嘉年华——《韶华共舞》民族舞之夜音乐专场、《声动渔都》合唱之夜、《戏韵流芳》青越专场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在莲花洋广场、沈院、沈家门鳌鱼广场、杉杉·普陀天地等多地上演,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营造了浓厚的假期文化氛围。
5月1日晚,《韶华共舞》民族舞之夜在莲花洋广场启幕。夜幕下的莲花洋广场灯火璀璨,身着各民族盛装的舞者一一登台。维族舞柔美灵动、蒙古舞豪迈奔放、藏族舞庄重热烈……葫芦丝演奏《打跳欢歌》时而清幽婉转,时而欢快跳动,观众们沉浸其中,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
2日上午,在沈院古色古香的景色中,一场以音乐为媒、以山水为景的民谣音乐专场舒缓上演。《雨下一整晚》《青花瓷》《世界赠予我的》等一首首歌曲,伴随着吉他伴奏,幽幽地唱进人们的内心。此次民谣音乐专场还邀请了武岭中学吉他社团的4名学生,为市民、游客带来歌曲《我们的时光》。孩子们的激情弹唱让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外出游玩还能听到音乐会,非常不错。”市民郑女士说。
杉杉·普陀天地的露天舞台在午后焕发别样生机。3日下午,舟山市青年越剧团带来了《戏韵流芳》折子戏专场。舞台上,青年演员们以细腻的唱腔与灵动的身段,再现《十八相送》《思祝下山》《何文秀算命》《陆文龙归宋》等经典折子戏。台下观众或轻声跟唱,或闭目沉醉于越剧特有的“尺调腔”韵律之中。
随着暮色浸染沈家门渔港,鳌鱼广场化作渔都风情的万花筒。4日晚上,《渔都风情》综艺晚会用极具舟山特色的节目,吸引了许多假日期间来普陀旅游的游客们。开场舞《好时代 好日子》点燃了现场气氛,舞出渔家丰收的喜悦;音乐快板《普陀阿姐》的竹板声里跳跃着海岛女性的爽朗;古典舞《揽海月》演绎了海岛独有的诗意画卷;男声独唱《阿拉舟山宁》用质朴的歌声传递乡情……在晚会结束之际,一位来自新疆的游客上台为现场观众高歌一曲,与渔都大相径庭的曲风令人眼前一亮,为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场“五一”期间的艺术巡礼,如同在东海畔展开的文艺长卷。从民族舞的炽热到民谣的沉静,从越剧的婉转到渔歌的豪迈,每个文化切片都在诉说着普陀独有的美学密码,这十余场风格多样的文艺演出,既丰富了市民假期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普陀文旅融合注入鲜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