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我区深入打造“15分钟阅读圈”

“岛与书房”进菜场 文化惠民零距离

“岛与书房”共享文化空间内的亲子活动。 记者 杨雨凝 摄

本报讯(记者 杨雨凝 通讯员 沈鑫 陈童)4月17日,东港街道昌正市场的“岛与书房”共享文化空间正式开放。这个设在菜场里的小型图书馆藏书2000余册,通过“以书换蔬”“以书换书”等创新服务,让阅读融入市井生活。

走进“岛与书房”,原木色书架与绿植相映成趣。这里的藏书来自区图书馆和社会捐赠,涵盖各年龄段读者需求。少儿活动区内,5岁的朵朵正专注地拼着渔民画拼图。“以前带孩子来买菜,最担心她在摊位间乱跑,现在她能在这玩很久。”朵朵母亲张女士笑着说。隔壁老年活动中心,几位老人正跟着视频学习智能手机使用技巧。“我们针对‘一老一小’设计了公益文化服务课。”东港昌正市场负责人雷燕介绍,除了图书借阅,这里还会定期举办公益活动。

“以书换蔬”是“岛与书房”最受欢迎的内容,市民捐赠3本书可兑换一袋蔬菜。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既能让市民家中闲置的书籍有效地流动起来,图书捐赠者还能参与书屋管理。“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实践,让阅读服务真正融入群众生活。”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我区“3+N”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岛与书房”将阅读服务延伸至居民日常生活场景。该体系以区图书馆为总馆,镇街分馆为二级单位,村(社)图书室为三级单位,并在城市书房、企事业单位等设立N个流通站,形成覆盖全区的阅读网络。

“我们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等‘六个统一’机制,确保服务体系高效运行。”区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图书由区图书采配中心统一采购配送,本岛通过流通车运输,岛际间利用物流系统;同时实行“大小循环”制度,每两个月完成镇街分馆间的大循环,每月完成村(社)图书室间的小循环,确保图书资源高效流转。

“‘岛与书房’的运营模式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选址贴近群众生活场景,服务形式创新多样,这不仅是空间创新,更是理念创新。”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还将在海中洲国际大酒店等处增设“岛与书房”共享文化空间,并计划在客轮上设立图书流动站。

从菜场到书房,从烟火气到书香气,“岛与书房”正在解构传统公共阅读服务的时空逻辑。

“我们的目标是让阅读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必需品’。”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持续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完善“两级投入、城乡一体、社会共建、资源共享”的服务体系,我区正走出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新路子。

2025-04-23 我区深入打造“15分钟阅读圈”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45851.html 1 3 “岛与书房”进菜场 文化惠民零距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