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痕(1910-?),原名张亨淇,曾用名卫泉、亚华。1927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定海独立支部书记。大革命时期曾在普陀朱家尖、沈家门及定海城关从事革命活动。
张雪痕,1910年1月29日出生于浙江象山北门西澄河。家里有田地,还开药店和酒坊,生活条件较好。他幼年先由母亲教读,后入姜氏初级小学。1923年在象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去宁波考入半工半读的宁波工厂(5年制)。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张雪痕认识了共产党人石愈石、张子叟、戴显荣等。阅读了他们送来的《向导》《中国青年》《共产主义ABC》等书刊,开始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26年夏,由戴显荣介绍,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他在同学中发展团员,组成支部,任支部书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各地革命活动进入地下。4月,张雪痕由团员转党员。同年五六月间,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王嘉谟(王小曼)委派到定海“寻找同志,恢复组织”。到定海后,即以申义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活动,联络因“四·一二”政变而隐蔽下来的党团骨干。首先与定海县立女校学生、党员马荷仙接上了关系,并认识该校校长沈毅。不久,恢复中共定海独支,任独支书记。独支下属人力、定海公学、女校3个支部。6月,王嘉谟到定海视察工作,听取了他的工作汇报。
党组织恢复后,张雪痕即开始深入渔农村开展工作。他多次去朱家尖了解当地佃农受压迫情况。1927年8月,到沈家门搞渔民工作。不久,国民党在定海再次进行清党,大肆搜捕党、团员和革命群众,独支在定海德兴客栈内的联络点遭搜查,张雪痕在沈家门闻讯后,经普陀山、朱家尖秘密返回定海。他在沈毅校长护送下安全转移到上海,后经杭州到宁波地委工作。不久,张雪痕在宁波被捕,经刑审后,被解往杭州国民党陆军监狱。1928年春,国民党省党部常务委员沈尔乔以律师为名,两次来狱探望,诱以保送到南京中央大学读书或到省党部做事,要他登报声明脱离共产党,遭严词拒绝。后被判无期徒刑。1932年,张雪痕经家属上诉被改判为8年。1940年获释后在奉化松岙接上党的关系。1941年自发集合热血青年,组成“沦陷区文化教育工作队”,进行抗日活动。
解放后,张雪痕先后在上海市委统战部领导的工商经济研究会及卢湾中学工作和教书。1967年遭诬陷错判入狱,后平反。1991年11月经上海市委组织部批准,享受离休干部待遇。
张雪痕晚年撰写革命回忆录多篇,其中《党人风格万年青——怀念小曼同志》《只留青白在人间——忆沈朴斋》《蓓蕾年华映血波——忆革命诗人殷夫》《悼念卓砍石同志》《回忆罗学瓒烈士在狱中斗争》《忆念在时代激流中消失的马荷仙》《四·一二后在定海工作的情况》等文,先后刊载在有关省、市、县的党史书籍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