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起,我市进入历时6个月的汛期。
根据省防指的综合研判,今年汛期主要呈现“极端天气多发、梅雨时空不均、台风影响偏重、高温伏旱叠加”四大特点,强对流天气频次可能增加,降水北多南少,台风也较常年偏多。出梅后,盛夏可能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
“今年我市防汛备汛工作重点包括防汛责任的落实、风险隐患的排查、基层基础的夯实和物资装备的清查。”市防指相关负责人介绍,之前防指连续下发了今年汛前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面开展防汛防旱防台汛前准备工作,确保防汛工作责任到人、机制健全、措施到位,为汛期安全筑起坚实的屏障。
水库的安全度汛是每年汛期的重点工作之一。记者从水利部门了解到,全市各水库及重要水源地都设置了遥测感知系统,能够每5分钟通报一次水位、蓄水率。入汛后,将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利用智慧化手段实时监控。
秉持生命至上原则,各地各部门围绕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八个重点领域”全方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风险区受影响人员基础信息摸排及结果审核,同时依托基层防汛系统,建立风险分级分类管控清单和人员转移清单。
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储备了排水泵车、冲锋舟、橡皮艇、发电机以及麻袋、水泵、应急照明设备等近1.7亿元防汛救灾物资。
市级层面协调指导建立了1支国家级应急救援队伍(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舟山基地)、1支省级骨干兼市级挂牌的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并培育了8支民间应急救援队伍,实现每个县区均有一支救援队的目标;同时结合应急消防一体化建设,目前我市39个乡镇(街道)均组建了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提升基层专业救援能力。
(来源:《舟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