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渔民画源于海岛源远流长的船头画、灶头画、床头画等民间绘画。它以渔民的生产、生活为题材,以海洋生物、海山景观和渔家风情为主要内容,具有构思大胆、想象丰富、线条明快、色彩斑斓、个性鲜明的现代绘画韵味,还有以其表现手段上的不真实和生活细节的真实,造型上夸张、随意和制作上的精致的艺术特点。1988年,普陀区被文化部命名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普陀区先后四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多年来,普陀渔民画在保持艺术风格整体性的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力求多样性,近年来产生了油画、水墨、剪纸、版画、木刻、线描以及以海沙、麻筋、贝壳粉等作为原料的多种形式和风格的画作,使渔民画的表现手法得到了进一步拓宽。
2012年,普陀渔民画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