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缪珊珊 通讯员 曹斯琦)“食堂环境干净整洁,孩子在校吃饭,我们更放心了。”近日,在区市场监管分局的组织下,6名社会监督员和家长代表走进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食堂,开展了一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活动。走访过程中,食堂内各操作间分区明确、设施设备齐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学校食堂的日常管理有了更直观的了解。针对发现的部分问题,执法人员和社会监督员当场要求食堂立即整改,确保食品安全无死角。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我区多措并举,全面筑牢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在春季学期开学前,职能部门制定了重点专项检查任务,明确工作目标、检查内容、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并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监管水平。
开学初,区市场监管分局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召开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全区43所学校和幼儿园的相关负责人参加培训。培训重点围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隐患排查等内容展开,督促学校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强化内部食品安全管理。
开学后,区市场监管分局对43所学校的食堂开展了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人员管理、环境卫生、原料采购、食品储存、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病媒生物防治等关键环节。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督促学校落实整改,确保问题不过夜。同时,通过快速检测手段和专业机构检测,对蔬菜、调味品、食用油、餐饮具等进行专项监督抽检,多角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提升监管科学性。
此外,区市场监管分局利用学校食堂“阳光厨房”系统,实行不间断线上巡查。通过实时监控,执法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食堂工作人员未规范佩戴口罩、食材叠放、容器混用等违规行为,并立即要求相关学校整改,进一步提升监管效率。
校园周边也是监管重点。执法人员对校园周边的早餐店、奶茶店,尤其是城乡接合部的小食杂店、小餐饮店、油炸类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排查从业人员健康证、进货查验记录、餐饮具清洗消毒、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等问题。针对学生常购买的散装食品,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杜绝“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并在散装食品容器上标明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学生买得明白、吃得放心。
“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校园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从源头到餐桌,从校内到校外,全方位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