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网络空间是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服务发展大局,需要统筹网上网下,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2024年,我区积极推进网信工作规范化建设,探索省级县域网络执法体系建设试点,深化“分业监管、联合执法”品牌,创新打造“一季一主题”专项网络执法。迭代“银发好网民”品牌,擦亮“护苗E校园”新名片,扩面“潮媒圈”自媒体联盟,高标准建成运维全市首个青少年网络文明实践基地,以微课堂+互动体验+系列活动形式,做深做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区委网信办先后获全省网信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省网络生态“瞭望哨”工程建设成绩突出集体。
新风化润雨 文明映人心
由区文明办主办的“渔都礼城·文明普陀”未成年人公益活动是普陀年轻家长中口口相传的爆款品。2024年7月,“普陀潮”App发布了首期活动公告,不到1个小时,阅读量就超过了2万。将无形之“礼”化为有形之“行”是公益系列活动的最大特色。例如茅洋会议遗址研学活动采用“参观+阅读分享”的形式,深入践行“敬有礼”的理念;通过“名师带你读好书”,师生共读一本好书,共同感悟“学有礼”的内涵……
全人群覆盖、全区域覆盖,这是普陀全域式塑造“渔都礼城”的深刻内涵。2024年推出了“四季有礼”年度系列活动,围绕“亲有礼”“学有礼”等主题举办480余场次活动,实现了季季有主题、处处有主场、场场有主角,在推广共办模式、激活参与热情中放大了宣传效应。
文明是图景,而人才是其中最生动的风景。通过品牌化打造先进典型矩阵,深化更新好人选树模式,2024年普陀有2人入选“中国好人”、1人入选“浙江好人”。主题式选树好人工作案例,成为全市县区唯一入选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设的典型案例。
文明要育,也要建。2024年,我区积极探索文明城市“全域创建”新模式,用好“文明擂台赛”、全域“红黑榜”等抓手,落实文明“微实事”,创新建立“文明指导员”工作管理制度,全年开展各类擂台赛6期,累计发布餐饮、市场等红黑榜16期,在评优中倡导、在倡导中引领,在引领中推广。《以微光吸引微光 “全民清洁日”与全域文明创建的融合实践》工作案例入选全省全域文明创建工作典型案例。
赛事塑新圈 文化添韵致
一场赛事,燃动一座城。2024年,普陀区乘“后亚运时代”、浙江打造“赛事强省”的东风,构建全年篮球赛事体系,着力打造“海岛篮球赛事之城”。目前已成功举办第26届和27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L)一级联赛东南赛区、2024和2025中国大学生篮球冬令营、第六届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普陀区被授予“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城市合作伙伴”。
CUBAL不仅是一场比赛,它深度融入了普陀这座海洋城市的特色气质,推动海洋元素与体育活动产生“化学反应”。逛渔村、品海鲜、看海景,“体育+文旅”融合发展的办赛模式,让CUBAL成为了地区魅力的“秀场”,同时带来了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商贸服务、商业赛事等一系列的“长尾效应”。
如果说CUBAL是在文旅体融合中找到了新路径,把“好风景”讲出了“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了“好产品”,那么“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则是在精神富有中找到了新定位。
2024年,我区针对文化礼堂活动多而散、群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集中发力,迭代升级“礼堂伙伴”,定制“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以“礼堂伙伴”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为核心,搭建起渔农村文化礼堂沟通交流互动学习平台,激发文化礼堂新动能。相继开展了“我们的村播”“我们的村运”“我们的村味”“我们的村晚”等200余场主题活动,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文化活动项目入选2024年浙江省礼堂文化创新品牌名单。
而在“文化课”上,2024年普陀落笔书写的答案中还有许多高分项:普产纪录片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全国公映,先后举办英国超前点映、上影节首片放映等主题活动,影片获评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金丝路奖”最佳纪录片;不断丰富海岛群众文化生活体验,“又见普陀·艺术时光”文化品牌入选2023浙江十佳文艺赋美案例;人工智能项目“普陀龙景图”落地;东极村、黄杨尖村入选全省首批人文乡村,作为全市唯一参加全省人文乡村摄影马拉松活动,“文化艺术让东极焕发新活力”案例入选第二批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2025年,全区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主动融入区委“改革创新突破年”,以文铸魂、以文赋能、以文兴业、以文惠民,奋力书写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繁荣发展的海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