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晓 通讯员 滕忠平)惊蛰过后,春意盎然,展茅街道横街村的全区首个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迎来春种。40多名村民随挖掘机、农用机穿梭于山林,种下一株株白芨、黄精等中药材苗种。挖掘机的轰鸣声与锄头的碰撞声交织,奏响了闲置林掘“金”的春曲。
3月11日上午,记者跟随横街村村民史宏水,翻越陡峭山路,沿途看到新种的白芨幼苗。经过半小时爬坡,抵达大规模种植白芨的山地。现场,村民手持锄头,翻土、挖坑、栽种幼苗。史宏水欣喜地说:“这片山以前杂草丛生,如今种上中药材,既生态美观又有经济效益,真是好事情。”
“选择展茅种植中草药,看中的是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舟山市秋收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王平国介绍,翁家岙山林茂密,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合黄精、白芨等中草药生长,“今年,公司计划投资400余万元,在横街、翁家岙打造林下仿野生黄精种植基地。”
基地总用地约500亩,北侧种植仿野生黄精,南侧为黄精、三叶青、何首乌实验田及林业管理用房。“3月6日开始种植,白芨已进入收尾阶段,接下来主要种植黄精和少量何首乌,计划本月底前完成120万株苗种种植。”王平国表示,选择白芨、黄精、何首乌,不仅因其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更因其适合林下种植,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升生态效益。
王平国介绍,中药材种植周期较长,今年种下的苗种需约3年才能收获,“白芨不仅有很高药用价值,其花也具观赏性。待7月白芨开花时,这里将成为新打卡地。”据悉,基地的引入将带动横街村40余名村民共富,预计亩均产出超万元。
展茅街道拥有丰富林地资源,近年来依托优势,紧盯林下经济新赛道,推进林下种植、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今年,街道将推进大黄杨尖共富联合体建设,通过特色产业导入促进全域共富共美。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围绕林下中草药种植,计划建设千万级中草药育苗、种植、加工全链条基地,打造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