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实施,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浙江出台管理办法开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

3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实施,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浙江出台管理办法开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3月起,又有一批新规正式实施,将影响你我生活。

浙江开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

省人力社保厅、省财政厅印发《浙江省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所称公益性岗位,是指由各类用人单位开发,经人力社保部门认定并按规定给予政策扶持,用于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主要包括满足公共利益和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的非营利性基层公共服务类、公共管理类等岗位,一般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

《办法》对公益性岗位招聘录用、日常管理、劳动合同(协议)签订、岗位退出,及对退出公益性岗位的未就业人员的管理服务等内容做出规定,明确了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的工资水平、参加社会保险等岗位待遇。

浙江新修订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

省市场监管局印发新修订的《浙江省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食品销售进货查验记录、销售记录及其监督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调整了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和入场查验要求,将承诺达标合格证列为采购食用农产品的有效凭证之一,对声称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规定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者应当查验、留存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食品安全责任;明确了纳入追溯主体范围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开展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的法定义务、录入或确认追溯信息要求和对未按要求录入、接收确认追溯信息或者录入虚假追溯信息、未在销售场所显著位置展示追溯码的相应罚则。

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出台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干举措》,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若干举措》要求,“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等配套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浙江加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管理

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浙江省重要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暂行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自然保护地外,由省自然资源厅组织认定并公布的重要地质遗迹,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办法》明确了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辖区范围内重要地质遗迹的具体管理工作;规范了浙江省重要地质遗迹认定、保护范围调整和名录调整的管理程序和要求;明确了重要地质遗迹巡查监测方式和要求,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每年对辖区内所有重要地质遗迹保护情况开展巡查,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每年对辖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15%。

追索非法流失文物不受时效限制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不仅明确了中国开展文物追索返还的工作机制,还增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

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开展追索;对非法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文物,根据有关条约、协定、协议或者对等原则与相关国家开展返还合作。国家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以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施行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

《条例》科学界定和划分古树名木的保护等级,明确古树名木普查、认定、公布程序。《条例》严格限制采伐和移植,规定除抢险救灾等特殊紧急情形外,禁止采伐古树名木。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实施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 44500—2024)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根据规程,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检验包括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作为必检项目,还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此规程适用于所有在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验。

适老家具国家标准实施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GB/T 44437—2024)国家标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

该标准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心变化和生活需求,根据不同老年人行为能力等级,对适配家具的理化性能、结构安全、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等提出了相关要求和试验方法,适用于适老家具产品的设计、生产加工、质量检验、质量评定。

集贸市场使用作弊秤“退一赔三”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办法》明确经营者不得使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规定经营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构成欺诈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规定。

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财政部等六部门印发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发展管理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坚持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业,聚焦重点对象和薄弱领域,重点为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结果划分为1至5级和S级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对于保险集团(控股)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评级办法》建立了统一的监管评级框架,采用一致的评级方法、评级程序和等级分类。

《评级办法》规定不同类型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均为1至5级和S级,数字越大风险越大。结合评级实践和监管实际,《评级办法》设置“一票否决”机制,即公司单项风险过大将下调评级结果。监管部门根据评级结果对公司实施分类监管。

我国渔民有了“电子驾照”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

渔船电子证书范围包括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等现行4种渔船证书。凡持有上述4种证书的企业、个人及其委托人可按规定程序申领和使用电子证书。

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主要服务三类人群

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服务。

办法对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的服务对象范围进行了细化,主要有3类:

法定收治对象。收治照料特困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是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应当履行的法定职责。

优先收治对象。在法定收治对象应收尽收的前提下,优先收治流浪乞讨、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中的精神障碍患者等。

可以收治对象。有条件的机构可以收治其他社会患者。精神卫生福利机构主要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医疗等服务。

(来源:浙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2025-03-05 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实施,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浙江出台管理办法开发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岗位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33472.html 1 3 3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