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近年来,区城投集团聚焦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脚踏实地用一砖一瓦,为群众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托起了人们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杏白色外墙整洁大方、大片通透玻璃窗更添灵动——永兴村安置房建设项目(黄沙湾地块)于去年交付,652户居民在这里,开启了美好优居生活。
记者了解到,在该安置房项目建设中,区城投集团精益求精,运用了多种新技艺、新材料,让安置房更加环保、节能、舒适、安全。如在外立面施工中,采用了保温装饰一体板这一新工艺。相比传统的水泥砂浆,新工艺在保温、防水、防火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能缩短外立面施工工期。
与此同时,去年,永兴村安置房建设项目(黄陀岙地块)、大蒲湾地块安置房建设压茬推进,加速将“安居愿景”变成“幸福图景”。
2024年,区城投集团还主动担当,为建成已有20年的安置房城北舵岙花苑改头换面,提升房屋品质和群众生活环境。同时,区城投集团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养老公寓建设,包含养老公寓、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功能,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层次居住需求,为保障住房体系添砖加瓦。
交通动脉的延伸正重塑城市时空格局。“对我们住在附近的人来说,以后去城北也好,去半升洞也好,都方便好多。”去年8月,在灵秀隧道通车现场,市民刘先生频频点赞。这段全长1302米的隧道,连接东港一期与城北片区,大大缩短两地间通行时间,缓解海天大道普陀段的交通压力,对我区进一步完善交通组织网络有重要意义。
灵秀隧道通车1个月后,灵秀隧道城北入口西侧配套道路抢在国庆长假前实现通车。这段不到一公里的道路,为前往普陀山的市民和游客,构建了城北高架、灵秀隧道、半升洞客运中心的新交通网络,避免了“大流量”导致的拥堵。
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外,区城投集团将目光投向老城区,连续几年来为老旧道路“改头换面”。去年底,滨港路水系管网提升改造工程完工。改造后的道路重新浇筑了沥青,更换了一批道路设施,而在看不见的地下,重新整理、铺设的管道,为该区域实现了雨污分流,确保了污水正常排放,为改善人居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
滨港路的提升改造,是沈家门片区污水管网整治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区城投集团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城市排水系统,全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仅在2024年,提升滨港路、东塘线市政道路等21条城市道路风貌,提升改造道路管网共计5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