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晓 诸葛晓明 通讯员 吴筱
1条通道,5位代表,30分钟。2月26日上午11时许,区两会首次设立“代表通道”,人大代表同媒体面对面交流,架起会场内外沟通互动的桥梁。陈正风、叶璐璐、张立、柯娜、刘挺等5位区人大代表依次走上通道,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分享履职故事,回应社会关切,传递两会声音。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案》的成功获批,我区海运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一名海运行业的代表,您有哪些体会可以和我们分享?”面对记者提问,第一位走上“代表通道”的区人大代表、浙江永航海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正风的回答铿锵有力。他说,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是我区海运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随着枢纽建设深入推进,将会形成大宗商品资源供应商、贸易商及关联产业集聚效应,带动货物集散规模大幅增长。这一发展态势必将促使大宗商品跨区域、跨国界运输需求激增,亟需建设适配性运力服务保障体系。
“普陀发展海运业区位优势显著、政策保障有力、服务配套完善,为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海运行业提能升级、服务体系优化完善提供了全方位支撑。面对枢纽建设带来的市场变革,普陀海运行业必将乘势而起、借势发力。”陈正风信心满满。
区人大代表,沈家门街道中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叶璐璐围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开展基层松绑减负方面分享了切身感受:网格夜访形成“网格收集—部门响应—协同处置”的工作闭环,切实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幸福食堂、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民生小事”精准务实,提升群众幸福感;“社区工作准入清单”明确社区职责边界,推广数字化赋能,实现民生事项“指尖办理”为基层减负,让社区干部轻装上阵。
如何进一步做强“一条鱼”全产业链,推动其向高端国际市场拓展,助力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区人大代表、舟山渔市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带着3点期盼走上“代表通道”。他说,要加强智能化加工、绿色环保技术以及区块链溯源等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舟山海鲜”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竞争力;要完善产业链配套,探索建立水产品交易大数据中心,推动水产品加工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打造资源配置新高地。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深耕二十余载的教师,区人大代表、六横中心小学教师柯娜亲历了普陀教育的飞速发展与深刻变革。她用“质”“拼”“暖”三个关键词概括了我区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历史性跨越。“优质教育的广度与深度、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拼劲、教育惠民的温度与关怀,让一代又一代学子在多样化且富有特色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他们的青春光彩,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重大项目招引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这几年,虾峙镇重大项目招引工作成绩亮眼。区人大代表、虾峙镇党委书记刘挺走上“代表通道”,向大家展示并描绘了普陀海洋经济发展蓝图里的虾峙元素。
“虾峙作为全市28个功能岛的重要实践地之一,始终与市、区两级同频共振,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为己任,深化‘大能源’观、‘大钢铁’观,争当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刘挺介绍,虾峙镇将继续全力攻坚打造能源战略储备新高地,精准发力构建有色金属全链新生态,加速奋进建设全球海工装备新基地。目前,东白莲油品储运、金钵盂不锈钢产业园、西白莲绿色海工制造及运维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一条“代表通道”,一扇“议政之窗”。短短半个小时,没有高谈阔论,只有平实讲述。一问一答,浓缩着智慧和心血;一述一听,蕴含着信心与关切。“代表通道”最强音,正汇聚成现代化新普陀建设的澎湃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