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珈伶 通讯员 刘鑫
晨曦初现,区拘留所内迎来了一抹温暖的阳光。监管民警周建军,身着整洁的制服,步伐稳健地穿过一道道铁门。从衣服、被褥、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清点和摆放,到每一位在押人员的身体、精神状态,他都仔细甄别、一一记录。看似简单的日常检查,其实需要他时刻紧绷神经,不放过任何细节。
自2010年部队转业以来,周建军已有14年监管工作经验。他深知,监管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看守,更是对在押人员心灵的救赎与引导。因此,他凭借独到的矛盾调解技巧、严明公正的做事态度以及温暖善良的信念,书写了一部高墙内的“平安秘籍”。
矛盾化解的高手
“拘留所不仅是法律的执行地,更是矛盾化解、心灵救赎的重要场所。”周建军说。
去年5月24日,涉嫌故意伤害的送拘人员王某来到区拘留所。原来,王某在南太平洋海域作业时,与史某发生冲突,造成史某受伤,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达成共识。因涉案时间长、矛盾大,可能引发新的案事件。
当晚,周建军便坐下来,与王某面对面交谈,耐心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他的处境。交谈中,周建军敏锐地捕捉到王某内心的悔意与自责,这让他看到了希望。然而,调解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王某家境贫寒,赔偿能力有限,而史某情绪激动,扬言要报复。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周建军主动出击,联系王某原供职的船东,上门做调解工作。
“只有找到问题根源,才能彻底化解矛盾。”周建军说。经过多次努力,船东终于被周建军的诚意打动,同意先行支付史某的医疗、护理等费用。而史某在周建军的耐心劝解下,也逐渐冷静下来。最终,在拘留所会同法院、海警、“东海渔嫂”、船东方等见证下,当事双方达成协议,王某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赔偿史某。
这一刻,周建军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到我这里的人员,矛盾其实已经调解过很多次了,但我不甘心,想让他们清清爽爽地离开拘留所。”周建军说。
去年以来,周建军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起,拘留所矛盾纠纷调解率提升了20%。
公正无私的执法者
今年春节前夕,即将期满的胡某心中泛起一丝忧虑。面对春运火车票难购困境,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向周建军发出求助:“周警官,能否请您帮我定一张返乡机票?”
周建军,这位平日里以公正无私著称的警官,在得知胡某的困境后,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与胡某确认返程时间、地点及座位等级,为其购买了一张返乡机票。“虽然他们犯了错误,但在这里接受教化之后,都值得拥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周建军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暖,“对于他们合理且正当的请求,我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周建军不仅仅是一位坚守正义的执法者,更是一位怀揣着满腔热忱、致力于传递暖心文化的使者。他深知,文化的传递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心,传递正能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他总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周建军会利用每一次与拘留人员交流的机会,耐心地向他们讲述家庭文化的温馨与重要,让他们懂得珍惜亲情的可贵;他会不遗余力地宣传反诈文化,用生动案例与深刻剖析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守护好每一颗渴望回归正常生活的心……在他的引领下,拘留所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惩戒之地,而是成为了一个传递正能量、重塑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温暖港湾。
暖心奉献的使者
近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区公安分局举行献血活动。周建军站在献血车前,脸上洋溢着温暖而坚定的笑容,他熟练地卷起袖子,露出粗壮而有力的手臂。随着针头轻轻推入皮肤,他闭上眼睛,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知道,这一袋血或许能成为他人重获新生的希望。
“无偿献血,对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它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周建军轻声说道,“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这份热血和爱,献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周建军的奉献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献血活动上,他与前房东的深厚情谊更让人动容。那位年迈且无后代的老人,曾是周建军租住房屋的房东。在周建军搬离后,他们依然保持着密切联系。老人孤独无依,周建军便时常前去探望,陪伴他度过寂寞时光,甚至在老人去世后,面对无人料理丧事的困境,周建军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与街道工作人员一起,为老人料理后事,让他走得安详、有尊严。
周建军,他用他的智慧、勇气和爱心,书写了一部关于救赎、引导和奉献的传奇,用他的行动证明了监管民警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心灵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