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邵盛欢)近日,全国多地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普陀医院医生提醒,如患儿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天、发热时精神差、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辨明病因,对症下药。
普陀医院大儿科主任刘江海告诉记者,近来,该院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有所增加,肺炎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检出率较高。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常见呼吸道感染,与往年相比,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低龄化趋势,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儿童尤其是5岁以上为高发人群,5岁以下亦可能感染。流感以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起病,随后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和相关肺部体征,高热、乏力、头疼、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影像学与支原体肺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鼻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高热,引起肺部炎症的也不少见。
近来,多地人偏肺病毒(HMPV)感染逐渐增多,引起广大家长关注。刘江海说,HMPV并非新病株,而是旧病毒的演化,“目前来讲确实没有特效药,但事实上,除了支原体感染、甲流外,大部分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没有特效药,大家只要在搞清楚病原体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就可以,无需过于紧张。”
目前,普陀医院已开启24小时小儿发热门诊,并配有专家及普通门诊,充分满足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该院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缩短候诊、候检时间,确保重症患儿及时得到救治。
据了解,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患儿没有禁忌症,推荐儿童接种疫苗。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至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刘江海说,基础预防也不容忽视。秋冬季节,市民外出时要保持社交距离,正确佩戴口罩,推荐使用流动水洗手,平时注意均衡膳食、作息规律、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居家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外出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务必做好通风与卫生消毒,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