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继 通讯员 邵盛欢)进入冬季后,糖尿病患者往往忽略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如何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日前,记者采访了普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霖。
据了解,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患者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引起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它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有着高患病率、高截肢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以及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冬季是糖尿病足高发的季节,主要由不当的取暖方式引起。比如热水袋、暖宝宝、电热用品、电热毯、甚至热水泡脚都可能引发糖尿病足。”普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霖介绍。
李霖提醒,尤其是冬季,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预防低温烫伤,因患者足部周围神经灵敏度低,皮肤愈合能力差,在足部取暖时需格外注意,“比如说一个超过40摄氏度的热水袋,普通人碰到会因为太热自动避开,但糖尿病患者如果有神经病变,自我保护能力弱,足部一直贴在热水袋上,刚开始可能没觉得烫,但时间一长,很可能会导致足部皮肤烫伤。”李霖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热水袋时,热水最好装七分满,尽量在睡着前拿走。冬季泡脚的水温建议不要超过40摄氏度,且泡脚时间不超过20分钟。此外,取暖用品包括电热毯等一定要在入睡后断电使用。
除了防止低温烫伤,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平时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避免、预防和延缓血管神经病变;戒烟,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加重缺血,同时避免被动吸烟;注意足部卫生,每天检查脚和脚趾之间是否有水泡、抓伤或皮肤破裂,特别注意检查脚趾缝和脚底,因为小裂纹会引起感染并持续很长时间,轻微损伤也可能是严重坏疽的开始。
专家表示,大多数糖尿病足溃疡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患者在站立或行走过程中反复承受的高压。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足部血液供应不足、神经损伤或足部畸形,需要更加注意。建议选择一双舒适的鞋子来保护脚部,尤其是新皮鞋,一开始要短时间试穿,让脚慢慢适应,随时检查脚上皮肤是否红肿划伤,包括轻微损伤;选择合脚的棉袜或毛袜,勤洗袜子,不要穿紧身袜,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此外,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现足部破溃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千万不要以为就是一个小擦皮,自己在家消毒包扎,自行处理可能会因为延迟治疗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足。”李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