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畅通矛盾调解“神经末梢”

普陀公安试点打造“匠心四解工作室”

□记者 刘珈伶 通讯员 刘鑫

“谢谢雷警官,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不会再动手了。”近日,在展茅派出所“匠心四解工作室”内,前不久还拳脚相向的老王和老赵握手言和,并向民警雷鹏致谢。像这样“事心双解、案结事了”的场景,经常能在“匠心四解工作室”看到。

今年以来,区公安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深化海陆共治警务,以展茅派出所为试点,打造“匠心四解工作室”,探索总结“四心六步”工作法,有效形成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助力渔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展茅辖区内矛盾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4.6%,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满意率达100%。

展茅街道素有舟山海岛“五匠之乡”的美誉,一代代木匠、石匠、泥匠、船匠、篾匠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了精益求精、谦虚谨慎、沉得住气、兼容万象的“五匠”精神,“匠心四解工作室”将其吸收借鉴在日常工作中,以热心、耐心、细心、舒心处理每一起纠纷,争取让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能得到妥善圆满解决。

“我绝对不接受和解!”“我也是!”这是不久前民警在工作室调解一起纠纷时的现场。据了解,辖区居民吕某与马某酒后因口角发生纠纷,双方争执不下,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民警得到消息后,赶紧赶到现场制止双方,并传唤回所了解情况。

询问中,民警得知两人是老乡,平时关系良好且双方也都不想把事情闹僵。可在调处中,因一句话,双方再次争执起来,互不相让。随后,民警先让两人冷静,同时邀请两人工作单位的企业平安联盟成员到场,最终找到矛盾“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打开了两人的心结。

“这些年,我们探索总结了‘四心六步’工作法,还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组建‘东海渔嫂调解队’‘五大平安联盟’两支队伍,参与日常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展茅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四心”即热心解决、耐心解释、细心解困、舒心解气;“六步”为倾听、问询、说理、释法、促和、回访。

“匠心四解工作室”在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时,并未止步于矛盾发生后的调解,而是牢牢把握主动权、前置处理,才能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黄杨尖村民生驿站的大树下,时常能见到“匠心四解工作室”民警陈剑友的身影。他热情地与村民们攀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将这里打造成了村情集散地、矛盾化解站。“村民们很淳朴,喜欢在空闲时间聚在村口唠唠家常,这里也往往成了消息最灵通的情报站,以便我们第一时间介入,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陈剑友说。

今年上半年,陈剑友在与村民闲聊时,得知黄杨尖村原停车场被改为耕地后,村民们意见颇大。他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着潜在的矛盾隐患。于是,他立即将这一信息向所领导汇报,并积极与街道沟通。经过多次努力,街道终于对黄杨尖村停车场进行了重新规划,解决了村民停车难问题。

2024-11-28 普陀公安试点打造“匠心四解工作室”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08573.html 1 3 畅通矛盾调解“神经末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