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版

“厨”类拔萃 好“戏”连台

——“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暨“我们的村味”展茅街道专场配套活动侧记

□记者 缪珊珊 王若琦 王祖达

达人厨艺民间厨神比拼、25个美食摊位点缀林荫大道、精彩活动多时段轮番上演……11月8日至10日,“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暨“我们的村味”展茅街道专场活动在路下徐热力启幕。接地气的节目活动与美食,给市民、游客奉上了“村味”满满的创意与惊喜。

8日上午,路下徐文化礼堂室外东侧,“我们的村味”达人厨艺比拼现场热闹非凡。9时30分,比赛尚未正式拉开帷幕,5位选手便已围在小灶台前,边熟悉环境边忙着准备食材。来自蚂蚁岛的参赛选手刘文艳爱好烹饪,常会在乡里办宴席时帮忙做菜,最多一次完成了10余桌宴席的菜肴。“今天我的参赛菜品是东坡肉,这道菜是我们蚂蚁岛喜宴上的常见菜。因为它需要长时间炖煮才能入味软糯,所以我先准备起来。”

10时,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纷纷大展身手。参赛选手沈海的红烧肉色泽诱人、黄夏芬的生煎包皮薄馅足、娄晓素的椒盐虾金黄酥脆……这些地道的家常美味喷香扑鼻,让众多驻足围观的市民、游客垂涎欲滴。选手们也纷纷将多余的菜品分享给在场市民、游客品尝。有市民、游客索性直接向参赛选手讨教起烹饪秘诀。“好吃好吃,又香又美味,这些菜都是我们普陀人熟悉的味道。”市民徐惠莲赞不绝口,还兴奋地表示回家也跟着做一做。

最终,经过评审们的一致投票,红烧肉、生煎包、东坡肉分别荣获民间厨艺比拼的金、银、铜奖,椒盐虾和红烧排骨荣获优胜奖。“很开心,本来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没想到那么幸运拿到了第一名。”金奖得主沈海兴奋地表示,回家后将继续研究美食,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报名参加“村味”比拼。

8日下午2时30分,“庆丰收·我们的村味”展茅—东港—沈家门文化走亲文艺演出在路下徐文化礼堂进行。展茅街道率先以一曲扇子舞《江山》惊艳开场,演员们身着鲜亮的红衣,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随后,沈家门街道带来的《越剧联唱》悠扬婉转,东港街道的流行舞《自由飞翔》活力十足,还有其他歌舞表演将观众的情绪一波接一波地推向高潮。这些由三个街道文艺爱好者精心准备的节目,让在场的观众沉浸其中,看得津津有味。

“好足了,唱歌、跳舞样样有,闹捏足了。”展茅街道黄杨尖村村民董雪芬早早地便和邻居一同前来,占据了观演的好位置。她说,现在经常能在文化礼堂看到各类活动和演出,节目也非常接地气,既为村里增添了活力,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文化礼堂外,不远处的小停车场和林荫大道同样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积极参与。

“这饮料甜丝丝的,带着清新的果香,喝起来非常爽口。”“我这杯饮料味道很特别,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在小停车场内,各种与美食相关的小游戏当属“谁是卧底”美食版最引人瞩目。主持人精心准备了两种外观颜色相同的饮料,其中一种是“平民饮料”,另一种则是“卧底饮料”。参与者四人一组,一个随机喝下“卧底饮料”。大家要通过话语描述自己手中饮料的特点,如口感、气味、饮用后的感受等,来找出喝下“卧底饮料”的“卧底”。“卧底”则需要根据其他“平民”的描述随机应变,防止自己“卧底”身份暴露。 “我就来一勺”的小游戏也备受市民们的喜爱。参与者拿着大勺子将大盆子里的零食装到准备好的塑料袋中。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因为巨大的勺子不好控制,让不少参与者纷纷落败。每当有参与者将零食稳稳勺入袋中时,现场就会响起阵阵的祝贺声。在“蔬菜对对碰”游戏区域,一张超大的桌面被划分出了九宫格,每个格子内都摆放着特别定制的食物卡牌。这一创意紧跟时下热门的盲盒游戏风潮,成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热情参与。

林荫大道上则设置了25个美食摊位。鲜香四溢的铁板鱿鱼、酥脆可口的炸虾饼、地道风味的芥菜年糕、QQ弹弹的章鱼小丸子……无论是网红小吃,还是舟山特色美食,这里应有尽有。此外,本次活动还特别增设了丰富多彩的农副产品摊位和创意满满的文创产品摊位等,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普陀乡村的独特韵味与风采。

“阿拉路下徐,现在也算是个‘网红村’。而且网红村里还有地道的农家味儿,欢迎大家多来来。”展茅街道黄杨尖村村民蒋松养漫步在路下徐,一边欣赏着精彩的节目,一边品尝着各式美食,感叹着“村味”给他们带来的热闹与变化。

2024-11-11 ——“礼堂伙伴·四季村韵”暨“我们的村味”展茅街道专场配套活动侧记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503609.html 1 3 “厨”类拔萃 好“戏”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