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缪珊珊 通讯员 杨青
加强监督抽查、强化执法打击、压实主体责任……近期,我区聚焦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重点难点问题,全面加强全链条安全监管,多措并举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违规销售、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着力消除质量安全方面的风险隐患,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
为精准掌握全区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的实际情况,我区对登记在册的相关主体展开全面排查,并通过现场检查,及时确认部分经营主体的停业、新增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88家。
“针对这些经营主体,我们通过白天常规巡查与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的策略,全面强化执法力度,扫除侥幸心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检查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200余家次,组织执法抽查50批次,立案处理电动自行车违法案件5起。目前,已结案4起,共计罚没款约4.66万元,没收不合格电动自行车36辆。此外,还对电动自行车及充电器、蓄电池产品开展质量监督抽检10批次,发现不合格电动自行车1批次,为整车质量超标,对此已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我们还针对本地平台企业及网店销售渠道,全面排查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广告信息,目前暂未发现相关问题存在,也已明确要求电商平台加强日常监管。”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平台企业、电商主体的监督检查与指导。
(二)
除了经营主体,外卖骑手的电动自行车,也是重点关注对象。近期,执法人员已对3家外卖站点骑手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检查,重点查看站点对电动自行车的自查情况,以及骑手车辆的实际状况,仔细核对了相关信息是否与审查备案内容一致,并严格排查是否存在非标和改装车辆等问题,暂未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执法人员还指导站点进一步完善配送管理制度,持续加强对配送人员使用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的审查备案,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我们始终重视外卖骑手的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利用线上联络群,积极推动各站点建立健全骑手常态安全教育管理机制,指导各站点一旦发现改装车辆,责令骑手立即恢复原状,禁止使用,并限制接单。此外,执法人员在对各外卖站点的现场检查中,也会随机抽选外卖骑手,评估他们的安全骑行知识水平,督促各外卖站点切实加强对骑手的安全教育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培训外卖骑手560余人次。
(三)
“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作为我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其主体责任的严格落实至关重要。”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深化经营者的安全意识,已通过集中培训、个别约谈等方式,让经营者充分认识专项整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推进工业产品“两个规定”落实落细,督促质量安全“两员”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日周月”动态管理制度。截至目前,累计组织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单位集中培训2次,参训130余人次,并组织销售单位质量安全“两员”50余人参与集中抽考。
此外,执法人员还以上街设摊、微信群传播等方式,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消费指南》《电动自行车“十个严禁”安全使用告知书》等,引导消费者正确选购、使用电动自行车、头盔、充电器等配件,规范充电与停放行为,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区市场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化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工作,不断提升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安全意识,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