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我区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新模式

困难群众住到哪儿,关爱服务跟到哪儿

本报讯(记者 刘珈伶 通讯员 赖艳锋)“如果不是你们的帮助,我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事。”近日,沈家门街道工作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辖区的虾峙户籍鲍女士,上门办理支出型低保相关业务,快速助其填好相关信息。

62岁的鲍女士是虾峙镇支出型低保对象,为方便就医长期居住在沈家门街道。支出型低保每半年需提供近6个月的医疗清单、子女收入证明、填写收入明细表等材料,但鲍女士不会熟练操作智能手机,子女工作又忙,有的证明还需要她来回沈家门与虾峙两头跑,十分不便。

了解到鲍女士的困难后,沈家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在后续复核中,帮助其打印表格,指导其填写内容,很快就将审核需要的资料准备齐全,并发送至户籍地工作人员。“有时候我容易填写错误,费事又耽误时间,现在有了工作人员帮助,好足嘞。”鲍女士说。

鲍女士是我区实施人户分离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的其中一个对象。为进一步前移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关口,满足困难群众社会救助需求,自2022年以来,我区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新模式,即由户籍地村(社)密切关注困难群众迁移居住情况,一旦发生常住地转移,立即向居住地村(社)推送信息,委托代为探访关爱。通过顶层设计、常态落实、要素保障,推动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同享户籍地居民优质服务,实现“困难群众住到哪儿,关爱服务跟到哪儿”。目前,全区600余名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实现了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

据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已梳理形成为老、助医、助残等十大类80余项的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清单。近三年来,围绕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6个,公益创投项目8个,资金规模达80万元,诉求解决率达91%。

下一步,区民政局将继续聚集社会帮扶力量,分层分类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户分离困难群众同享户籍地居民优质服务,助力共富路上海岛困难群众一个都不少。

2024-09-29 我区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探访关爱呼叫转移服务新模式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92938.html 1 3 困难群众住到哪儿,关爱服务跟到哪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