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缪珊珊 通讯员 杨青
定期检测电子秤、所有菜品均明码标价、明察暗访强化监管……我区强化措施、精准发力,持续打好净化旅游餐饮市场与提升市民游客满意度的“组合拳”,坚决防范“欺客宰客”行为,推动旅游餐饮业提质增效。
“一把秤”杜绝缺斤少两
来普陀旅游吃海鲜,是多数游客的必体验项目之一。随着国庆假期临近,连日来,区市场监管分局不断加强餐饮行业专项检查力度。各餐饮店铺的电子秤,尤其是海鲜餐厅的电子秤,成了重点检查对象。“所有大中型海鲜餐厅,只要是合规的电子秤上都附有检验合格标志,还有一个塑料环扣,作为官方认证的标识。”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食材称重前请留意塑料环扣的完整性。
据悉,为确保消费者免受缺斤少两的困扰,执法人员会定期对每家海鲜餐厅的电子秤进行检测,在检验合格后,以塑封塑料环扣作为防篡改的证据。此外,为便于消费者随时校验电子秤的准确性,大中型海鲜餐厅电子秤附近的墙面上,特别设置了一个200克的标准砝码,并附有使用说明及常见物品的重量参考图,以便顾客进行比对。
“一口价”谨防销售陷阱
海鲜常常一日一价。以往,在某些海鲜餐厅,部分菜品不直接标价,而以“市价”标示,顾客需点单询问后方知最终费用。
“现在店里每个菜都明码标价。”沈家门宝龙广场一家海鲜餐厅负责人郑标介绍,店内所有菜品售价清晰明了,做到上墙公开。对于价格较高的海鲜,采用按斤计价的方式,顾客选购后根据重量折算价格;其他菜品直接按份标价,顾客进门就能一目了然。
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海鲜菜品,店铺会在每日营业前根据当天的进货价格进行及时调整,并将最新售价直接标注在菜品价签上。“这样不仅能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避免对价格产生疑虑,也能维护店铺的口碑。”郑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