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2版)
此外,桃花、展茅、白沙、虾峙等地也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打造了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让一批特色产品走出去,也让大批的游客、创业客走进来,带动海岛乡村的“共富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广。
据悉,2022年以来,我区全面推动海岛特色“共富工坊”建设,通过农旅融合、产业赋能等多种形式,有效解决了渔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创收路径,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益。截至目前已累计建设完成84家。下步,我区将继续依托党建联建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标准规范水平,全面带动产业迭代升级,畅通招商引资渠道,丰富完善业态环境。
(三)
作为海洋大区,我区特色在海、优势在海、潜力在海。今年以来,我区着眼党建工作与海洋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同轴运转,整合涉渔部门组建“一条鱼”全产业链联合党委,依托链主牵引、协同发展、区域集聚、村企联动等联建模式,抓好“一条鱼”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的“大党建”。以“链式”路径谋划产业发展党建图谱,推出“一条鱼”全产业链党建工作12条措施,让组织建在链上、服务沉在链上、资源聚在链上、作用融在链上,加快推动形成“一条鱼”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
围绕产业链发展,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区推出涉渔定制化增值服务事项,建立“企业点单、党委报单、部门接单”机制,将问题在链上解决。跨企业、跨领域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实施党建项目“揭榜挂帅”,集中攻关技术迭代、产品升级、招商引资等一批重点难点问题。抢抓预制菜产业“新风口”,党员“攻坚小组”推动出台海洋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和专项政策,推动投资20亿的预制菜产业园、1.5亿的欣悦海海洋产品“中央厨房”及供应链二期项目落地。
下步,我区将持续聚焦强链拓链,不断发挥好产业链大党委“串联”作用,以党建联建推动校地企创新合作,强化高端人才招引和涉渔人才创业支持,进一步做优服务,解决链上企业需求困难,聚合行业领先优势,扩大海洋捕捞、水产加工、船舶制造、滨海旅游等临港产业集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