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舟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进一步推进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目前,舟山市有持证残疾人37685人,其中有康复需求的30191人。近日,我市出台《舟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行动目标

到2026年,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康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康复服务人才队伍得到加强,康复服务制度更趋完善,残疾人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更高水平的康复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市将采取五方面十项举措

健全康复服务体系。完善康复服务网络。建立市、县(区)级康复医疗质控中心,实现县(区)级康复医疗质控中心全覆盖。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强化民生服务资源集成,设立社区康复站,就近提供康复服务,普及居家型基本康复技能。到2026年,力争提升建设18家乡镇(街道)社区康复站;增加康复服务资源。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各乡镇(街道)要进一步配置适宜康复设施,推广适宜康复技术,推进医康养护一体的社区康复站规范化建设。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丰富残疾人个性化康复服务内容。

提升康复机构能力。推进儿童康复机构提升。到2026年,新(迁)建1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全市规范化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稳定在5家,提升建设示范性残疾儿童康复机构1家,拓展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机构康复项目5个;强化成人康复机构建设。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指导建立中途失明者、中途失聪者、脊髓损伤者、成年智力障碍者、稳定期精神障碍者等五个类别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到2025年底,全市五个类别服务基地各有1个并开展服务,使更多残疾人受益。

加强康复人才培育。注重人才入职培养。鼓励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投身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市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计划到2026年实现康复师资轮训全覆盖;推动专业培训提升。每年,全市将选送至少20名康复医疗机构骨干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同时确保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康复师资培训不少于24学时。还将中医药康复适宜技术推广作为重要建设内容,计划到2026年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训300人次,推动中医药康复服务在基层的普及与发展。

拓展康复服务内容。优化辅助器具适配。2024年,我市将建成1个市级残疾人辅助器具展示体验点,为残疾人提供精准适配评估和辅具使用指导。同时,完善辅助器具适配政策,动态调整辅具目录结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提高残疾人辅具购买补贴力度;完善残疾预防机制。强化婚前孕前孕期健康检查,建立新生儿疾病和未成年人残疾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系机制,持续加强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强化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与研究机构建设,推进残疾人心理健康热线与咨询服务。

完善康复服务政策。强化康复政策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逐步调整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医疗康复项目限制条件,探索增加抢救性康复报销项目。完善精神残疾人住院、服药补贴政策,实现精神残疾人门诊免费服用基本抗精神病药物全额保障、全人群覆盖;便捷康复政策享受。通过“1+N”服务模式,实现残疾人证办理和多项可享受康复服务政策同步告知或受理,让残疾人享受政策更加便捷。

(来源:舟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2024-09-05 《舟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86667.html 1 3 进一步推进全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