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为容乃大”是大道头的精神;勤劳勇敢、诚实善良、大方包容大道头人的性格。
“谁救救我的命!谁救救我的命……我的钱包不见了,里面是我一年的工钿呀,家里等我回家过年呀!”一个后生渔民从大道头三步一拜从南往北沿中大街一路跪拜。只见他不知所措,头上冒出汗来,仿佛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完完全全被懵住了,“哪个好心人拾到了还还我呀!”
“请问,这位后生,侬丢的钞票是多少?侬要说对了,我还给你……”失主“扑通”一声跪在卖菜老板面前,不断地磕头:“谢谢救命恩人,谢谢救命恩人。”
原来,这位后生是外地来沈家门捕鱼的,他收了老板发的全年工钱,准备趁船回家过年,全家等着他采办年货、给孩子增添新衣,还得给父母治病、修理破屋……可一不小心把钱丢了。
幸亏被街上卖菜的傅阿根拾到,如数归还,解了失主燃眉之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周围老百姓无不投以敬佩目光赞扬傅阿根:“你不贪私,解人之危,良心好足了。今后,你有子孙饭吃了。”
无独有偶。“请问小朋友,是谁拾到过一张外国钞票?”一位和尚师父从大道头风风火火急促奔过来,“这张外国钞票是一位外国香客叫我来沈家门买下饭的,不知怎么,我把钱丢了。赔钱是小事,寺里还等着办斋饭呢,失去对外国香客信用可是大事。”
“师父,是这张钞票吗?是我刚在这里捡到的。”一位在大道头边上玩耍的小朋友边说,边递上外国钞票,还给失主。和尚师父十分感激这名拾金不昧的小朋友,他双手合十,保佑一生平安。
大道头五味杂陈,有拾金不昧的,也有欺压、剥削渔民的。
大道头个别鱼行收购鱼货时,压秤压价,从中渔利。渔民投售100斤鱼,作88斤计算,称八八扣;结算时,每百元按95元结帐,称“九五元帐”;付款时,一般第一次付30%,此后短则3月,长则6月,陆续付给。由于物价上涨,渔民吃亏甚大。
个别鱼栈在结算帐目时,谎称蚀本,或确因倾轧、倒闭,便顺势赖掉所欠鱼款。
位于中大街包括大道头的鱼行、鱼栈,除经营外,还向渔民“放行头”。
所谓“放行头”,就是见渔民(渔船)出海资金短缺,便以预放出海资本,赊售船具、网具、绳索等渔需物资形式,介入生产领域,与渔民结成一特殊生产关系,俗称“放行头”。而渔民所捕上来的鱼货价格听凭鱼行、鱼栈定夺。
旧社会,渔民头上三把刀:渔霸、海盗加风暴。
“街上五洲往来客,港中万国泊航船。”这就是沈家门大道头的往事。
后来,根据渔港建设规划,陆续拆除沿港全部房子,拓宽滨港路,疏浚了港道,先后建造了许多不同功能的码头,道头随之逐步减少,渔港内手摇舢板被机动替代,直至绝迹。
如今,中大街、东大街、西大街依然保留“旧日喧嚣”,代表着沈家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状况,有道不尽的乡愁,诉述着我们祖上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