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璐瑶
82年前,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客货船押运1816名盟军战俘,从香港前往日本,途经普陀东极青浜附近海域时,被美军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在轮船沉没前,东极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划舢板救起384名盟军战俘。
82年后,8月23日晚,取材于这段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回到普陀东极进行首映。当晚7时,夜幕低垂,东极庙子湖岛、青浜岛的海边,电影开始放映,人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回溯82年前的历史真相。
“日本人经常会在货船上运载战俘却又不做任何标识。”
“我们被锁死在(船舱)里面,哪也去不了。”
“这已经构成了一场蓄意的谋杀。”
“所有岛上的老百姓,有船的都划出去了。”……
观影过程中,跟随制片人兼导演方励的讲述和“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幸存者、战俘家属、东极救援渔民,以及日方、美方相关人员的口述,历史的“碎片”逐渐被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逼真的特效、动画场景,更是将战争的残酷、侵略者的冷血以及舟山渔民的英勇壮举,真实还原在大家眼前。
有观众直言“被历史真相和真情的力量所打动”;有观众忍不住哽咽,只因“在东极看这部电影更能感受到当地渔民的英勇与大爱”;还有观众表示,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82年前在东极海域还发生过这样惨烈的事件,有人说“这段历史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
晚上9时02分,《里斯本丸沉没》结束放映的那一刻,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如果没有东极渔民,不可能有这么多盟军战俘获救。”方励说,“东极的渔民先辈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们选择在东极的海边首映,是因为这里不仅是事件的发生地,也是这部电影的起点,希望让大家感受到海风的吹拂和海浪的低吟,带来一次沉浸式的观影感受。”
时间倒回到2014年,方励作为制片人来到东极拍摄电影《后会无期》时,从东极渔民口中第一次听说“里斯本丸”营救事件。“我大受震撼,感动于中国渔民的壮举,也放不下那艘船。”两年多以后,方励决心拍摄一部面向全球观众的纪录片,“打捞”那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
2016年定位沉船位置获取水下三维形态、2018年访问盟军战俘及其后人、2019年采访参与救援的唯一幸存渔民林阿根、2023年拍摄完成《里斯本丸沉没》……8年间,方励和摄制团队跨越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搜集整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与影像。“我们一共找到了380多位亲历者后代,面对面采访了130多人,收集上万张历史照片,我们通过对他们的采访,还原出完整的事件过程。”方励说。
当晚,不少东极渔民后代特地赶来现场观看这部电影。他们有人现场分享了观影感受,有人讲述起从父辈那里听到的关于“里斯本丸”营救的故事。救人渔民后代吴小飞、梁银娣还在首映礼上向方励赠送了渔民画《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