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杰 通讯员 丁泳翔)日前,在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船体综合车间内,伴随着数控切割机的开启,一块印有鑫亚公司和马士基公司LOGO的大型钢板被缓缓切开,由鑫亚公司承接的14000TEU马士基哈利法克斯轮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正式开工,进入分段预制阶段。这是全球首艘集装箱船甲醇双燃料改装项目,标志着我区在船舶海工产业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成功获批2024年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财政专项激励;打造完成全国首艘船舶新加空气减阻等四维一体节能降碳改装项目;中创量云自主研发的首艘国内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舟山标准)启航;2家船舶修造企业通过首台套工程化攻关项目验收……翻开今年我区船舶海工产业建设的“成绩单”,一项项成果亮点纷呈,映射出了船舶企业生产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以成功获批全省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为契机,今年以来,我区抢抓省级“一县一策”政策红利,围绕“高端、智能、绿色”的发展导向,高标准推进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核心区建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区船舶制造和船舶修理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0.2%和33.6%,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实现规上产值86.9亿元,同比增长37.8%,产值规模稳居全省首位。
亮眼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产业政策的强有力引导与支持。围绕船舶海工产业结构优化、项目建设、技术改造、数字赋能、金融支撑等方面,今年来,我区不断加强相关政策供给,先后出台《普陀区加快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普陀区船舶修造行业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普陀区工信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全面提升了船舶海工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此外,我区还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为有利契机,加快拓展以“绿色修造”为底色、以“精密制造”为特色的普陀高附加值船型修造业务。大力实施“一企一品”战略,推进特色船企在细分市场成为“专精特新”特色优势企业,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特色中小船企融合发展的修造船体系。
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质量项目的支撑。通过建立项目推进机制,深化项目专班服务,强化督查晾晒管理,我区持续发力项目攻坚,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带动力强的项目,系统推进西白莲岛绿色海工制造与运维基地、中远蟑螂山、万邦绿色渔业装备基地等重点船舶与海工项目实施。
下步,我区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用好用活“一县一策”,持续优化存量、提升增量,全面构筑优势互补、规模集群、实力雄厚的全球船舶海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