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换共享加快完善

46个项目有了数字“身份证”

本报讯(记者 励佳 通讯员 叶晨晓)记者近日从区住建局了解到,自今年5月我区执行落图赋码功能以来,截至目前,已有46个项目顺利落图赋码,有了伴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身份证”。

落图赋码是指将建筑单体的空间位置信息数字化,并为每个建筑单体赋予一个唯一的编码,以便于管理和追踪。区住建局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相关部署,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房屋建筑单体,全面要求在浙江省工程建设全过程图纸数字化管理系统中执行赋码落图。在这一新系统下,在项目设计阶段,按照“全落图,单报审;先赋码,再送审”原则,由设计单位在“图审系统”中完成落图赋码,取得房屋建筑“单体码”。

“房屋建筑‘单体码’也称‘房屋码’,通俗地讲就是房屋建筑的‘身份证’,它包含了房屋建筑的‘一生’,汇聚了房屋建筑从设计到审批、建造、交易、使用、维护、拆除等全生命周期内的所有数字化信息。”该负责人说,落图赋码功能的进一步铺开,有效推动了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换和共享,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对群众个人来说,未来在买房、装修时,可以通过浙里办端口按需查询,对行业监管单位来说,通过“房屋码”,项目审批、工程进度管理、工程质量监管、竣工验收等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一目了然。

据介绍,落图赋码功能正在持续优化和完善当中,住建部门正积极统筹协调,要求设计单位在线上完成项目落图信息的录入,同时与审图单位、系统后台保持沟通,确保无需二次审图,简化申报流程,随后通过后台推送该项目,确保项目信息能够无缝对接施工许可证系统。

2024-08-14 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换共享加快完善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80313.html 1 3 46个项目有了数字“身份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