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璐瑶 通讯员 董俊言 章苑静
一座座农家院落焕发新颜,一个个美丽乡村串点成线、一个个富民产业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幸福洋溢……走进普陀的海岛乡村,美丽宜居、和谐美好的乡村新画卷比比皆是。
近年来,我区充分挖掘海岛海洋资源,以“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创新打造“没有围墙的海岛创业园”等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岛域美、产业优、百姓富的海岛共富蝶变之路。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1.53,全省排名第6,并连续6年获省级乡村振兴考核优秀,连续两年被授予“神农鼎·铜鼎”。
在“土”里挖掘资源
激活乡土潜力 焕发乡村新生
依山势而建的渔村石屋错落有致、疏密分布,一簇簇绿色植物恰到好处、点缀其间……夏日,登上东极镇东福山岛, 修葺一新的大树湾石屋群映入眼帘,吸引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去年,我区入选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并完成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东极镇东福山大树湾地块入市交易,近日该项目已顺利取得不动产权证书,为后续的海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积累了相关经验。
盘活渔农村闲置资源,是促进农村土地资源资产合理利用、促进渔农村焕发活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海岛千幢农房激活行动,推动“空心村”“空心岛”变“新网红”,闲置房屋变成“共富屋”。
东极村“印象东极”综合体完成招商并开业,增加村集体年租金收入110万元;白沙岛借力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节目,引入旅居养老理念,首推10幢旅居民宿填补海岛旅游养老空白……
目前,我区已累计盘活闲置农房1100余套,建成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示范区4个,桃花乌石子主题民宿区、蚂蚁岛学员集宿区、柴山岛国际艺术集聚区等特色项目也由此而来,并新增渔农村就业岗位约1000个。
在“基”上持续发力
强化乡村基建 优化公共服务
普陀海岛数量众多,曾经,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薄弱,海岛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需不平衡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海岛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普陀共有大小岛屿740多个。共富赶考路上,面对这些难题,普陀如何寻求破解之道?
近年来,我区启动了“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通过“一岛一品、一岛一策”差异化发展路径,推进集体经济壮大、风貌综合整治、产业导入更新等十大工程,让“共同富裕”触角延伸到偏远海岛。
“禅修养生岛”葫芦岛、“红色研学岛”蚂蚁岛、“浪漫岛”白沙岛、“极地文化岛”庙子湖岛、“追光岛”东福山岛……经过几年建设,小岛风貌进一步美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2023年度,创建示范岛所在村(包括葫芦村、白沙村、东极村、蚂蚁村)共计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81.42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449.47万元,较上年增长41.9%。
我区还坚持在全市公共服务一体化试点中示范先行,深入实施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以虾峙镇大双山岛为试点,我区投入200万元,实施“离岛安养驿站”项目。今年春天,虾峙大双山岛51位老人乔迁至虾峙本岛的新居——“小岛你好”离岛安养驿站,开启了方便、安全又热闹的晚年生活。
同时,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关键问题,我区推动公共服务在城乡间、海岛间、人群间的流动、延伸和共享。
针对海岛群众就医难问题,我区开出“共富方舟”,带着体检车、医疗团队下海岛,为海岛群众持续提供巡回诊疗服务。启航至今,已累计开展36站行动,覆盖16个海岛,为4522人提供健康体检,开展义诊8252人次。
区快递物流共配中心近日正式启用,该共配中心与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点紧密联结,构建了“县乡村”海岛三级物流体系,依托“水陆联动+运旅融合”的模式,打通了海岛物流“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