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普陀塘头长沙村的旧事

□孙峰

随着最美公路“螺塘线”的建成开通,沿线的塘头村成为旅游热点,每逢节假日,路边停满了车,休闲帐篷像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儿盛开在草地上。塘头村的北部,原来有两个自然村,一个叫短沙,还有一个叫长沙。很多年前,这里是舟山本岛东部很偏僻的村落,交通非常不便,随着人口外迁,长沙村的原住民越来越少了。最美公路的开通,给这一带增添了活力。很多游客或许都想知道这一地方的人文历史。而海岛每一个村落,总是充满故事的。长沙村里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海边长长的沙石滩,以及山上的大舜庙。

长沙村的由来

长沙,以沙石滩而命名。上个世纪80年代,长沙村属于沈家门镇塘头管理区,村东有一条长约800米的沙石滩,故称长沙。长沙的北侧,是短沙,因为那里也有一条长约100米的沙石滩。

海岛乡村,岛民喜欢以家门口的“沙”来命名地名。沙滩也好,沙石滩也好,那是村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渔船在那儿栖停,在那儿维修,海产品在那儿晾晒成鲞,孩子们在那儿游玩,村民的民居也多围着“沙”而建房。在塘头,还有沙里的地名;在沈家门,有中沙头地名;在白沙岛有大沙头、小沙头、后沙头、黄沙头等地名;在葫芦岛,也有沙埕地名,等等。

塘头一带自古多沙石滩。这在宋元时期的地方志中就有记载,称“乌石塘三,一在马秦岙,一在下塘头千步砂,一在桃花岙。昔皆大洋也。百年之间,或卷砂以为堤,或堆石以为塘……”古代所谓“下塘头”有乌石子沙滩,指的是塘头麒麟山下的沙石滩,当然也可以拓展一下,涵盖长沙村的那条沙石滩。沙石滩以前有很多的黑石头,据说是陨石,也有说是莲花石,出自莲花洋海底,浪涛滚滚,历经海潮千年冲刷,黑石时常会被波澜卷到沙岸上。或许是自然的原因,或许是捡石头的人多了,那条沙石滩如今似乎只有普通的小石块了,甚至有些地方石头也少,露出黑褐色的沙地。乌石资源的保护,也值得重视。

长沙村的原住民

长沙村的原住民,大多数姓翁,少数姓王,当地曾有王家自然村。塘头的翁姓,多源自展茅的翁家岙。

塘头地处舟山本岛的最东边,靠海,可谓“海岸孤绝处”,四周几乎都是山,长长的山岗把小村子和周边村落割裂开来。清代最早来长沙村定居的,就是大山的另一边,展茅翁家岙的翁姓人家,他们翻山越岭,来到这里,务农的务农,捕鱼的捕鱼。在舟山解放初,长沙村一度属于展茅乡管辖,为展茅乡十三村。

长沙村,除了沙石滩,就是山地,没有平原,村民就在山上垦荒,开发梯田,先辈们还种植水稻,利用山上的清泉来浇灌稻田。这一带山岗,当地称“田龙岗”,我想或许就是“田垄岗”的谐音,因为山上曾有一道道田垄吧。村民的房子,也是依山而建,层层叠叠。

长沙村靠海,面朝黄大洋,丰富的海洋资源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生计。上个世纪初,长沙村的人口也越来越多。到1985年前后,长沙村有153户人家,567人。

说起渔业生产,当地老人告诉我一些往事。旧时当地渔民较多,他们从事近海作业,就在家门口附近海湾里钓籽蟹、拖乌贼、抲小对、捕鲳鱼、鳓鱼。一些小型的张网作业的帆船,就停靠在砂石滩上,按照渔民的说法,就是“水滩直接拔上来,下海再推下去”,那时候村里有劳动力,推上推落,沙滩上摆满了小船。后来船造大了,大船就停泊在塘头那边码头了。

楝树花开钓籽蟹。老渔民对于农历节气很敏感,他们往往把花的盛开期与节气关联起来,比较具体、生动地说明渔业生产作业的季节性。楝树也是舟山海岛的常见树种,楝树花开,紫色的一大片一大片,通常是在阳历的四五月间,在节气上正值立夏。溪坑里的毛蟹也开始爬上来放籽,那海里的梭子蟹籽蟹也可以钓了。钓籽蟹,用草绳,“蟹脚线”装好,墨鱼切割成长条,“棉纱线一道一道”,缚好墨鱼肉做诱饵,不用钩子,放到海里,蟹咬着不会跑掉,渔民把草绳拉出来,快到水面,看到蟹影子就赶紧用“撩篷”(一种渔业用的网兜)撩。墨鱼肉被籽蟹吃掉了,再放上去。一个接一个的螃蟹,太多啦。那时候,家门口水产资源丰富。当年的海鲜捕捞量很大,但鱼多价贱,只有几分钱一斤,收入并不是很高。而且渔民把捕获的鱼蟹卖出去也不容易。由于这里交通很不便,离沈家门很远,长沙村的渔民是把水产品挑运到大展翁家岙出售。挑着一担一担的海鲜,沿着崎岖的山路,到大展翁家岙,再挑到大展街里,来回翻山越岭,非常辛苦。钓籽蟹,对于渔业资源来说杀伤性很大。梭子蟹的“子孙”越来越少,造成渔业资源衰退,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老渔民们说起当年钓籽蟹的事,也很是感到惋惜。

大舜庙的来历

大舜庙或许算是长沙村唯一的古迹了。老庙就位于长沙西侧的山坡上,小车沿着山路可以直接开到庙门口。庙门外墙上四个大字“大舜遗风”,字体飘逸,非常醒目。庙里廊道上挂着的红灯笼,上面也写着“大舜遗风”“前堂庙”。哦,这个庙当地百姓也叫“前堂庙”,在大展横街庄家还有一个“后堂庙”。前堂、后堂,从庙宇的布局看,长沙村和大展也有着割不断地联系。

这座老庙,在清光绪年间的《定海厅志》“大展庄”地图中就有标绘,询问当地老人,说这庙有几百年历史了,当年翁家岙先祖来这里垦荒定居,差不多同一年代。

关于老庙的渊源,庙墙上有介绍。说是古代有一位得道高僧,本姓阮,曾是一位官员,后剃发为僧,云游四海,来到美丽的舟山,塘头正好在南海普陀山的对面,僧人觉得这里风景宜人,便准备落脚下来。晚上,僧人梦见一位官人,身穿八蟒五爪黑色龙袍,威风凛凛,自称是大舜朝官员,位列宰相,这里是他的香火道场,他要到这里做菩萨,让高僧为他盖房建庙,庙名就叫“大舜庙”,云云。于是僧人就按照托梦,到周边村落化缘,建起这座庙。

故事肯定是当地百姓编出来的,言语间充满了对家乡风水宝地的由衷自豪。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肯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庙宇的建造,一般来说都与原住民的定居历史有关。鉴于当地长沙村,绝大多数是翁姓人士,他们源自大展翁家岙。这种“大舜遗风”的信仰,他们翁家岙先民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就要追溯翁家岙先祖的历史。

询问塘头村民,他们只是知道自己先祖最早来自慈溪三北,具体哪里就说不清楚了。查相关资料发现,大展翁家岙先祖,源自宁波余姚陆埠镇翁家岙。据余姚《翁家岙翁氏宗谱》记载,1577年,也就是明代万历五年,余姚翁氏第35世先祖在舟山大展翁家岙定居。可能清初顺治年间海禁,翁氏先祖也有几次迁徙往返的历史。但不管怎么说,大展翁家源于余姚陆埠镇翁家岙,是肯定的。陆埠镇旧时属于慈溪县,塘头长沙村民说自己先祖源自慈溪三北,也是有道理的。在历史上,陆埠镇在唐代就隶属余姚县,后曾一度隶属慈溪县。所谓“三北”,旧时原慈溪、余姚、镇海3县北部组成的区域。慈溪人多自称为“三北大地”。陆埠镇有一种名气甚大的地方特产,叫“三北豆酥糖”,可见此地历史上与慈溪“三北”有密切关系。

明白翁家先祖来自慈溪三北,那就基本解决了大舜庙的历史渊源。因为浙江境内的大舜庙,多与绍兴、上虞、余姚(慈溪)有关。舟山的岱山县岱东镇,也有一座大舜庙,也是因为当地原居民源自慈溪三北,是把老家的信仰带到了岱山。

绍兴、上虞、余姚(慈溪)历史上有大舜的传说,建起不少大舜庙。据说,大舜曾经到过绍兴,故绍兴柯桥王坛镇等地有舜王庙。大舜,姚姓,别称虞舜、姚舜、舜帝,“三皇五帝”之一,是中国史前传说的重要人物。探上虞地名,是大舜曾经“避丹朱于此”,故称。余姚之“姚”,也与“姚舜”有关,旧志谓余姚为舜帝所生之地。余姚翁家岙人,将余姚的大舜信仰传播到舟山,传播到塘头的长沙村,这就是长沙村大舜庙的渊源,诚所谓“大舜遗风”。

大舜,在历史传说中是一个孝子。这或许也是翁家岙先祖敬奉虞舜的一个原因。民间传说中,舜的家庭很特别。他的父亲、继母、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一家三口人竟然千方百计想陷害舜,欲置舜于死地。舜生活在一个很不友好的家庭里,但他是大孝子,时刻想着孝顺父母,始终保持善心,大孝无怨,以德报怨,终于感化了全家。

追寻大舜庙的历史,我们不妨在文化上做一些文章,给这个古庙增添一些孝顺文化的景观,也让“最美公路”螺塘线上有一个寻古问道的文化胜迹。如,今长沙村的大舜庙,内有一口数百年历史的清泉,围成两个井口,泉潭约五六平方米,水深一米左右。山泉水汩汩而来,十分清澈,这一池清泉,不妨就名“孝泉”或“虞舜泉”,取弘扬孝顺文化之意。

海山罗列观沧海

“茫茫瀛海间,海岸此孤绝”,在舟山本岛的最东边,长沙村田龙岗上的大舜庙,我们远眺大海,远处的岛礁,隐隐约约,浮现于烟波浩渺。老渔民告诉我们,最远的那座山叫东福山,哦,这里可以看到东极镇的几个岛屿,中街山列岛历历在目。在长沙村的山上,这里视野很开阔,因为没有大岛大山的阻挡,周边的岛礁可以一览无余。

向东放眼望去,从北到南,岛礁罗列。老渔民一一指点告诉我们,最左侧的,一条长堤延伸出去,那是黄它山,黄它山的右边,远方一条长长的山形,像一道古代城郭横在海上,那是岱山县的长涂山,长涂山的前面,两个小岛,小青它,像镬覆盖似的,青它山呢稍微大一些,在老人家的口音里,黄它山、青它山的“它”,念“陀”……老人家伸手指点最右边,说:“对面就是普陀山,佛顶山下有万佛宝;普陀山过去,有一座岛屿,中间好像有个缺口,那就是葫芦岛,以前我们拖乌贼要到那边的海面上。普陀山的左边,是豁沙山;葫芦岛的左边,有两个岛礁,叫‘鳗塔’,‘鳗塔’的前面有两块岛礁,中间高起来,像人坐着的,是黄礁……”

蓝天白云下,可以望见很远很远的岛礁,香炉花瓶山、黄兴岛、庙子湖……真的很欣喜。我不由得想起一个问题。以前在读南宋地方志《四明图经》《昌国县志》,里面有很多舟山岛屿的记录,古人是如何发现这么多岛屿的?站在大舜庙的山崖边,望着远处“舟山群岛半千荷”的风景,我豁然开朗,想必古人是站在某个高处,晴空远眺,无遮无拦。当然,首先是要选择一个观景的佳处。大舜庙,或许可以建一个观景平台,带着古方志,读着古地图,穿越时空,我们不妨一起去看舟山的海,去领略一下古代诗人笔下“青天无极边,白浪屿为郭”的韵味,去听一听老渔民的“山海经”。

2024-07-17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72518.html 1 3 普陀塘头长沙村的旧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