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

扎根城市管理一线,刘新春——

沟通协调中与群众“交心”

□记者 王梦倩 通讯员 方玲

“拆除过程中大家注意安全,小心踩空。”“一些有用的材料尽量保留下来,到时候会统一存放。”“我们在拆除中会尽量减少对房屋外立面的损伤。”……近日,在展茅街道螺门村一户老旧住宅前,工作人员正在拆除“一宅多户”的老旧房屋,展茅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刘新春,到场指导并查看现场拆违情况,并与户主及周边村民做好解释沟通。

“房屋拆迁和重建是农村的常见现象,考虑到村民的现实需求,在签订了承诺书后大多予以一定的旧房保留时间,村民需按照承诺在规定时间内拆除旧房。”刘新春说,“建了新房的农户没有拆除旧房”是村民反映强烈、矛盾集中的问题,也是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管理工作的需要,但这项工作开展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刚向村民提出拆除老旧房屋时,对方心里有较大的抵触情绪,工作很不好推进。”刘新春告诉记者,既要在法律框架内执法又要让村民认同,保持和睦和谐,最难把握的便是其中的度。为此,他和队员们轮番上门做工作,今日说不通,明日再上门,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严谨的法规,最终劝服对方同意拆违。

协调沟通、执法办案……这些都是刘新春的工作常态,从事城市管理一线,作为党员,他深知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要融入更多“人情味”,在不断互动中化解分歧、增进理解。“面对群众,采取强硬措施一步到位,会激发矛盾,我们必须按部就班,通过讲理、讲情的方式,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才能取得村民认可。”刘新春说。

2023年,从沈家门街道转岗至展茅街道,新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的工作任务和难点,都给刘新春带来了挑战。不同于城区,乡村的监控覆盖率低、村民老龄化严重,这些都是执法工作中需要克服的难点。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刘新春创新包保责任制并配合网格化管理,将城管队员下派到各村,促使工作责任贯穿执法队、村、网格三级。

“从发现问题到违法认定,再到最后的文书发放,队员都会第一时间把图文发送到群里,工作人员及时对案件进行整理。”责任包保之后,执法队员积极联合街道渔农办以及各村网格,做好日常巡查及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倾倒建筑垃圾行为,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刘新春还建立了每周总结制度,对一周工作进行回头看,更好地提升执法队员综合办案能力,也为下一步工作找准方向。

“扎根在城市管理一线,就要脚踏实地,只要真心实意为村民着想,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刘新春说。

2024-07-11 扎根城市管理一线,刘新春——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70853.html 1 3 沟通协调中与群众“交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