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原)“现在电动自行车开在这条水泥路上,又稳又安全!”近日,记者和展茅街道大展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来到张家预制厂附近的水泥路时,村民张永红骑着电动自行车经过,高兴地对网格员说着。
张永红口中的水泥路,从张家预制厂开始,一直到庵基公墓为止,全长350米。“这条路打我记事起就已经存在了,以前也不是特意修出来的路,是人们用脚踩出来的。”村民王凯说,“原来的路最宽处只有1米,十分狭窄。”
据了解,这条小路两边均为农田,是周边农户搬运农作物和农资、农机通道之一。因为道路狭窄,无法完成双向会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一旦遇上下雨天,路面更是泥泞不堪。这几年,村民要求拓宽、改建的呼声不断提高。
今年2月,在开展“网格夜访”座谈会时,大展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张彬钰,向有关包联单位提出了这条田间小路需要修缮的问题。
收到问题后,大展村在展茅街道、区交通局等多个部门支持下,决定采用在路面上铺设石子、塘渣等作为地基,在其上方浇筑水泥,适当清除道路两侧杂草,以拓宽路面。经过近一个月的施工,完成拓宽后的路面,可轻松容纳两辆电动三轮车双向通行。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路翻大路后,村里年纪大的人出入田间更加安全。”展茅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通过‘网格夜访’这一机制,多听民意,多为老百姓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