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区消保委和区市场监管分局发布假期消费提示

提高安全意识 规避消费陷阱

本报讯(通讯员 毛瑛瑛 记者 缪珊珊)端午小长假将至,区消保委、区市场监管分局发布假期消费提示。

出行选择须谨慎。外出跟团旅游,签约付款前,先确认旅行社资质并详细查阅旅行合同条款。旅行途中,不轻信各种营销宣传,做到货比三家,科学理性消费。自驾出行,事先了解当地天气情况、规划出行路线,不去未开放的景点、无人区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目的地。消费者通过网络预订酒店住宿时,要注意先了解商家的营业执照及相关信息,选择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酒店或民宿,网站的宣传页面和订单信息及时截图保存,以防商家违背价格承诺、临时涨价。

食品消费重安全。端午佳节,气温升高、雨水增多,暖湿气候下细菌繁殖加快,极易导致食物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将进入高发期、多发期。在外就餐,选择《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齐全的餐饮服务单位,购买包装及标签信息完整的食品,按照说明保存和食用;不要食用“野味”和未加工处理的“生鲜”食品。杜绝浪费、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养成文明用餐新风尚。

明码标价防陷阱。节日期间,各经营者及相关单位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应当严格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标示价格要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人民币金额。消费者消费时,应注意经营者价格标签标示,不到标价不明的场所消费。要注意餐饮、住宿服务单位经营场所的价格展板或者电子显示屏等有形载体,所标示的菜品价格及收费标准是否符合明码标价的要求,字体大小清晰醒目,价格变动是否及时调整。遇到经营者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或者使用欺骗性或者误导性的语言、文字、计量单位等诱导消费者进行交易,建议留存相关凭证及时向12345反映。

食用粽子讲科学。端午节,粽子作为应节食品进入消费高峰。消费者自制粽子时,一定要注意:选用的食材必须新鲜、卫生、无异味;不购买颜色异常鲜亮的粽叶;处理食材的过程中请注意将手、器皿、刀具、案板等清洗干净,并且还要注意生熟分开。外购粽子时,建议消费者从正规商场、超市购买,并保留好购物小票,尽量避免购买质量上缺乏保障的产品。端午节正是气温较高的时候,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没吃完的粽子应当及时放入冰箱冷藏,重新取出食用之前还要彻底蒸煮,避免细菌污染导致生病。另外,粽子使用的食材主要是糯米,配以少量卤肉、红枣、豆沙等馅料,因此比普通米饭难消化,老年人和儿童尤其注意食用要适量。

2024-06-07 区消保委和区市场监管分局发布假期消费提示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60323.html 1 3 提高安全意识 规避消费陷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