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刘德裕
记录:管文祖
有个寡妇,丈夫死后,身边只有个五六岁的儿子,屋里坐吃山空,好卖的卖,好当的当,还欠下不少债,日子越过越难。
隔壁有个财主,看中寡妇家的一千株桃树,几次托人劝寡妇卖掉。起先寡妇勿肯,实在被逼急了,她就去找岳贤先生商量。岳贤先生给寡妇出了个主意,劝她把桃树卖了。
寡妇回到家,答应把桃树卖给财主,说是当面点清桃树数目。财主心里高兴,便与寡妇一道数点桃树,正好是一千株,一株勿多、一株勿缺。就在这辰光,寡妇暗底下在儿子屁股上用力扭了一把,儿子“哇”地大声哭了起来。
财主问:“小囝哭啥?”寡妇边哄小囝,边说:“他勿肯卖桃树,卖了,明年桃子没得吃了。”
财主有点急了,寡妇说:“少卖一株吧,也好留几只桃子哄哄小囝!”
财主忖,一千株少买一株算得了啥,就答应了。两人一起去找岳贤先生做中间人,请岳贤先生写好文契,当场付了钱。
到了第二年,桃子熟了,财主带人到桃园里摘桃子,寡妇说桃树是她的,勿让摘。财主说桃树是他的,一定要摘。一个要摘,一个勿让摘,争来争去,他们找岳贤先生评理。岳贤先生拿出文契说:“契约上写得清清爽爽,‘千株桃树一株不卖’!”这时,财主才晓得上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