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沈家门解放前前后后

□陈鸣雁

近年来,一些好史者纷纷写了1950年5月17日那天沈家门解放的内容,除了潘国钧先生的回忆录写得比较真实之外,其余几篇,有的符合,有的不符。不实之处摘录如下:

解放军驾着两艘机帆船;国民党军一架飞机扫射沈家门;飞机扫死两人落入泥涂;地下党组织了迎接队伍;码头上打着横额拿着小红旗。

且看潘先生回忆。5月17日,上午九十点钟左右,只见西边港面上有两条“顶松头”木帆船快速向码头驶来,头一条船上有10多个穿黄衣服的军人,有人突然喊了一声“这就是解放军!”

这时,站在渔港上坎边的数十人全都下到码头上,自发地帮助打缆,将解放军迎上了岸。有几位解放军发问:“这里还有国民党军队吗?我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好几个人抢着回答:“国民党军队这两天一点动静也没有了。”

码头、岸边的人越聚越多,几乎形成夹道之势。上岸的解放军先在滨港路列队,再兵分三路:一路往东横塘、荷叶湾方向;一路往西横塘、白虎山嘴方向;另一路往中大街市中心。号令一下,各路出发,去巡逻搜索国民党残余部队。

这里,船是木帆船,人为自发人。没有地下党的组织迹象,没有人打着横额拿着小红旗,没有飞机扫射打死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只是遗漏了国民党飞机撒传单和码头下泥涂暴尸等两件事。

潘先生时为泰丰米店学徒,店址在靠海的今泰来街口与中大街口之间的这段滨港路中央,面对定海码头,这是码头的名称,因客轮走定海而得名,为当时沈家门唯一的趸船码头,解放军的船从马峙方向驶来,停靠的就是这座活码头。定海码头距米店仅几步之遥,潘先生见船驶来,率先出去站观,近水楼台先得月嘛,他是第一个见证人,后来群众越来越多,争看解放军的风采。普陀区档案馆在纪念普陀解放70周年的图片展览中,对沈家门的介绍就采用了潘先生的正确说法。

笔者为何认同,因为身临其境。那个时候,笔者11岁,每天跟着大人们到处乱转,解放这天,到过码头。

记得打登步岛的1949年11月初,笔者好奇,每天都跟过邻居的大人们,从3日至6日,从上午到下午,跑到天主堂,瞭望打仗事。虽然听不到振聋发聩的枪声炮声,却能看得清惊恐万状的炮舰兵船,时有岱山机场起飞的数架战机从头上掠过,飞向登步岛盘旋了几圈,忽而俯了下去,速又冲了上来,霎那间冒起一团团浓浓的黑烟。

人们高喊:“又投弹啦!又投弹啦!”国民党军打登步岛,主力是87军,又称三线部队,这是支青年军,战斗力极强。司令部设在陈顺兴,电报房设在笔者家,陈家大院,利贞两房,六七十间,门户相连。

军长朱致一,矮墩墩,胖鼓鼓,参谋长姓王,长条条,白晰晰,两个人活像《沙家浜》中的胡传魁与刁德一。战事一结束,伤员在司湾庙,俘虏押在羊府殿。特别是羊府殿的事儿,都是王参谋长带着我们几个陈家子弟亲眼所见的。

国民党军的登步保卫战,不只是朱致一的87军,还有刘廉一的67军。刘廉一于11月初奉舟山防卫司令石觉的命令,支援朱致一打登步,战后,部队移驻鲁家峙。

11月9日,蒋经国专程从台北飞往定海,再由快艇送达登步岛慰问国民党军。下午抵沈家门,一上码头,直奔司湾庙,看望伤病员,接着折回陈家大院,在司令部开会。一小时后,即离去定。蒋经国进入陈家台门的时候,笔者正好在大院子的外道地玩耍,看得清清楚楚:蒋经国穿着棕色皮夹革,披着红底黑斗篷,后面跟着一大群党政军要员,有张群、谷正刚、石觉、周喦、朱致一、刘廉一等。这些人中,除了朱致一军长常见之外,其他人的名字,都是住在笔者家的朱军长年轻副官(即机要秘书)谢治雄事后告知的。

张群是国民党的元老派,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和托孤大臣。谷正刚是国民党的少壮派,又称太子党,是蒋经国在1947年上海打老虎时的一员得力干将。据说,蒋公子这次来舟山犒劳国民党军将士,这一老一少是蒋介石专门为蒋经国保驾护航特地安排的。当夜,蒋经国乘专机离开了定海,飞回台北。

一日傍晚,乌云密布,大画家溥心畲一家从上海吴淞搭乘民船偷渡到沈家门,因为沈家门海岸戒备森严,民船只得停靠鲁家峙岸边。不料,没等溥心畬上船,即被守兵发现,当作共军间谍,全家五花大绑,军营关押起来。当夜幸被军长刘廉一无意中发现,才幸免于难。

溥心畬,本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著名书画家。他是满族,又是清朝皇室,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奕。溥心畬爱好诗文书画,卓有成就,他擅长山水、兼工人物、花卉及书法,既与张大千并誉“南张北溥”,又与吴湖帆齐称“南吴北溥”。刘军长一见,肃然起敬,在他的《舟山作战回忆》一文中写道:

“曾记得在某一风平浪静之夜,著名国画家溥心畬先生全家数口由沪乘渔船逃来舟山。以沈家门南岸防务严密,潜由南港北岸(即鲁家峙——编者注)上岸,经本军守兵发觉盘查。溥先生随员认为兵多爱财,乃以黄金数两暗赠,请予方便。哨兵见其行贿,更认定必为共谍偷渡来此,乃通报上级,加以捆绑,解送法办。军部以高高在上,对此一时尚无所悉。

幸余以当时部队垫训,常赴各下级单位亲访,忽在某团长桌上见到此项押解人犯公文。余当告该团长对溥先生应予优待,并即以电话告知该师政治部主任亲予讯问,并即送军部招待所(即陈家大院——编者注)。后电报东南长官公署陈长官(即陈诚—— 编者注),派专机到舟山接运来台。”

溥心畬幸好遇到刘廉一军长,总算有惊无险,后被安排到87军司令部的陈家大院暂歇。感慨之余,作《渡沈家门》诗一首,辑在《溥心畬诗文集》中:

远天烟水近黄昏,初月微明带雨痕。

故国乡关何处是,片帆吹渡沈家门。

这首诗,抒写了末代皇孙背井离乡去国怀乡的情感。从“初月微明”来看,当为11月下旬,时值农历十月初。

第二天,由朱军长派车送到定海,居住在状元桥丰泰隆百货店大老板的吴兴余先生家。是时,周喦也借宿吴家。

周喦,原名周奉璋,新昌嵊县人,时任浙江省主席。在此之前,曾任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长官。

国民党军撤退时,周喦、溥心畬搭乘舟山防卫司令石觉的飞机,同去台湾。宋美龄得知后,想拜溥心畬为师学画,他不敢收徒。

溥心畬临别,特地赠送了一幅仿宋画院工笔画“山猫”给吴兴余先生留念。

1950年2月4日傍晚,中共特工朱枫,搭乘军用运输机从台湾潜往舟山。她本想投宿定海陶家弄的妹夫韩振鹒家,孰知韩家大院做了国民党情报机关“空军监察总队驻定海第二分队”,无异于自投罗网。于是,她一下定海机场直奔沈家门,找到时任存济医院院长的顾荪谋,要他尽快弄船去上海。

朱枫(1905~1950),原名贻荫,小名桂凤,浙江省镇海城关朱家花园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鉴于金门和登步失利,中央急需派员入台与地下党取得联系:一个是中共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乾,一个是“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朱枫成了第一号人选。

她毅然接受指示,于1949年11月17日,经香港潜往台湾执行任务。历经40多天,任务光荣完成。吴石交给朱枫一件微型胶卷,内藏资料有:“孙立人与美国人交往的一些最新动态”“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五个站区负责人及十五个重点游击根据地负责人及兵力配备”等几分绝密的军事情报。朱枫先将微卷交由地下交通员秘密送往北京,自己再回大陆。

微卷到了中共情报首脑李克农手里,马上报告了毛泽东和周恩来。主席看了,满怀喜悦地嘱咐:“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并在红线格信纸上,特为吴石写了一首古诗:

惊涛拍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春早。

中央指示朱枫:“速回。”万万没有想到,蔡孝乾被捕,经不起严刑拷打,供出了吴石等全台地下人员。吴石临危不惧,冒着危险,赶紧为朱枫开具了一张“特别通行证”,以便通过军机把她送到舟山,然后让她设法弄船,返回大陆,这就出现了上述一幕。

顾荪谋只是一个商人,祖籍镇海,与朱家素有生意上的往来。他顾及此面,把她安顿在家,不久总算弄到了一条去沪卖鱼的渔船,朱枫却嫌船小,怕晕船,不敢乘。顾荪谋只得另找,就在等的时候,即2月18日,两名国民党宪兵队便衣闯进顾家,将朱枫带走。

朱枫的被捕,震惊了缪家塘。这天,正是1950年春节的正月初二,笔者记得清清楚楚:中饭刚吃过,大姐和三哥一起出去,到戏馆门口看热闹,不到一刻,急冲冲地跑回家来告诉父母:“女共党,被抓啦!”父母忙问咋回事?她俩说,开始,一群宪兵突然包围了戏馆对面的顾家,没多久,两个便衣带着一个女人从顾家南小门出来,宪兵们便拥着女人,迅速把她关进了新街老邮局的宪兵队部里。街上很快传出:“女共党被抓啦!女共党被抓啦!”抓的是谁?谁都不知。

朱枫是2月4日到沈,18日被捕,在顾家住了半个月。在她逗留期间,因找不到党的组织,只得借父之名,住到了顾家。这是一介平房民居,地处戏馆对面,闹猛之地,人多眼杂,风险随时出现,暴露不可避免。而此时的吴石已经被逮捕,缉拿朱枫的命令,已传舟山,国民党宪兵队则在沈家门撒下了天罗地网。

2013年,中共普陀区委党史工委在顾家的旧址,立了“舟山市革命遗址——朱枫烈士被捕处”碑。

1950年5月12日上午,王万泰大晒场上关满了借口搬运的千余壮丁,大晒场外围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士兵,新街路上挤满了嚎啕大哭的老母妻妇。一部分妇人则跑到代镇长王厚裕家中,吵着闹着逼着要人。

晒场在新街,对面陈顺兴,即今海滨电影院址。晒场虽名王万泰,实际上,此时的产权早已由王万泰转让给杨福林。抗战胜利,杨福林办过鱼栈,当过一年镇长,发过一笔大财。去台后,其杨家大院及其晒场,全部归公。

王厚裕本是“尊和轧米厂”老板,刚刚换届,当个副镇长。是年春节前,镇长李文博,余姚人,得知解放军很快要打舟山,便以老家探亲为由,带着老婆孩子,秘密地逃到台湾去了。镇长空位,暂由副镇长顶缺,有权无威。他硬着头皮去找朱致一评一评理,秀才碰着兵,有理说不清,吃了个闭门羹,不得意之间,想到通过关系解决放人。

王厚裕是笔者的表兄,他先去找笔者的二嫂,即王厚裕的二表嫂,经她指点,又去找到笔者的堂嫂,也就是王厚裕的堂表嫂史山红。这回找对了,大家亲来亲去,本就非常熟识。原来,史山红与朱军长夫人既是好友又是牌友,极为投机。牌友中,其中之一为越剧皇后施银花,做了沈家门大亨、上海青帮头子黄金荣学生王金宝的小老婆,与军长夫人同住一宅。史山红答应放话,即去传言,施银花也跟着进去,一同帮腔,正在念经的夫人听了,顿起恻隐,放下佛珠,心急火燎地走到司令部,逼着军长放人,并且撂下狠话:“你不放人,我不跟你去台湾!”谁知军长是个惧内人,答应跟王参谋长商量。半小时后,军哨一声,士兵撤走,大门打开,哭声变成了笑声。

王厚裕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搡年糕阿旺,做个代镇长,成了替罪羊。说他运气好,碰到贵人放了人;说他运气不好,做了好事反坐牢。镇反时候,竟以此罪之一,判刑5年,轧米厂归公,送桥司农场劳改。5年后转为场工,15年后迁返回乡,一无所有。到家第二天,他特地看望了新街姨娘即笔者的母亲,就在这天,表兄含着眼泪悲愤地对笔者讲述了捉放真相。

解放前夕,笔者求读于沈家门国民小学(今沈一小前身),班主任叫周苏仙。她是个音乐老师,相当漂亮,非常活跃,上课因教学生唱“秧歌舞曲”,没多久人不见了。教音乐换了个姓崔的女老师,她当然是教反共歌曲了。至于周苏仙,后来得知,原来是那个去延安成了马海德夫人的周苏菲家妹。她思想进步,冒着危险,敢教解放区歌曲,那次不见,是被国民党警察局抓去的,关了好几天,保出来后不当老师了。1953年,笔者再见到她的时候,已在舟山县总工会工作了。

1950年5月15日,沈家门荷叶湾人张汉平、张汉强兄弟俩,一个20岁,一个17岁,都是舟中学生,未经父母同意,跟着几个同学,一起去了台湾。到了那里,举目无亲,总算还有舟山乡亲,得到互相照应。因为有文化,兄张汉平考入空军官校,弟张汉强考入警官学校。1988年,张汉平回到沈家门探亲,讲述了发生在1961年蒋介石要反攻大陆的一桩往事,其表弟徐谋正作了如下记录(载《普陀文史》11期):

“那是1961年初夏,他所在部队有一次出航东海上空,任务是伺机投弹,以达到骚扰目的。为了重睹家乡面貌,不能错失这一千载难逢的绝好机会,他以飞行大队长的身份,主动承担了这一任务。

他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间,先以常规航速飞离台海,待进入东海区域后,突然增速左转,闯入了舟山本岛上空,绕到东端沈家门渔港,来个俯冲。虽是眨眼功夫,却作了个清清楚楚、仔仔细细的鸟瞰:

这是再熟悉不过的儿时伴同兄弟们经常游泳横渡的鲁家峙,港北岸的沈家门荷叶湾那排海面的双层木结构楼房正是自己居住过20年的祖居…… 这次应命,挂弹出征,他的任务是轰炸、破坏,看到家乡,想起父老,岂敢忍心去干?

他饱了眼福之后,说时迟,那时快,赶紧驾机,贴着海面,往东飞驰而去。落在后面的是——清晰可闻的解放军高射炮声。”

1950年5月13日至15日,国民党军撤退。16日,沈家门一片寂静。那天,时见不少逃兵街头流窜,他们皆因不肯去台湾而躲进了居民家中幸存下来的,不久有的结婚生子,也有的迁返大陆,大多数定居在沈家门。奇怪的是,每夜曾经走街穿巷的馄饨担,却突然消失了,现在才知,这些以卖馄饨和馄饨面为生的江西老表,原来都是1948年上岛潜伏的地下人员,他们人人会做面食绝活,个个是打皮子和做馄饨面高手,这次他们随着国民党军的撤退也同时秘密潜去,无意中把手艺传到了宝岛台湾。

5月17日上午9时半,解放军先遣连乘着两条木帆船,停靠定海码头。当笔者赶到,解放军早已上岸,兵分三路巡逻去了,但人群还在,没看见横额,没看见小红旗。只看见天主堂上,插上了“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10时左右,突然从南方飞来一架国民党军飞机,沈家门上空低旋,连人都看得清。调头的时候,撒下大量传单,街上群起哄抢,笔者身矮人小,一张也没捞到。内容无非是反攻大陆。正闹间,一阵枪响,吓得街人四处逃散,人们总以为飞机扫射了,可飞机已经飞走了,原来是解放军打的枪。当场有人说:“飞机来轰炸,不会是一架,必定成群结队。这次飞机来,主要撒传单,咋会扫机枪,大家不用怕。”

所谓两具尸体,是15日国民党军撤退时从海岛捉来的壮丁,一说下船慌乱,士兵鸣枪,两人吓倒,滑落码头,钻进了趸船底下淹死的。一说两人不肯下船去台湾,国民党军杀一儆百当场打死的,反正与飞机无关。

是日下午,解放军22军64师192团,进驻沈家门。大部队开进,街上老百姓拍手欢迎,这是事实。晚上,战士们风餐露宿,不进入居民家里。对比国民党军,占民房、夺门板、抢地盘,大不一样。

1950年11月,解放军调104师312团进驻沈家门,团部设陈家大院。

1951年1月,解放军调103师308团进驻沈家门,团部设陈家大院。

1952年4月7日,定海县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没收陈家大院,清理一切财产。

是年11月,解放军调66师进驻沈家门,司令部设陈家大院。从此,大院由部队接管,划为军产。

不久,司令部移驻芦花,陈家大院做了部队招待所。直至1984年11月,被部队拆除。

2024-05-17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54878.html 1 3 沈家门解放前前后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