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毛番薯
最近看到网络上有个观点讨论非常热烈:就是说助人为乐究竟该不该?一种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是做好事。另一种说,不要随便主动帮助他人,不要跟他人产生联结,否则他人承受的后果就有你受了。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人生座右铭,甚至用来教导别人:以后遇到他人遭受麻烦事,只要跟你没有关系,要尽量避开,防止事件牵扯到你头上。比如老人倒地不能帮助,万一倒打一耙,赖上你了就麻烦了。总之,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独善其身,少管闲事。
针对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这几天,突然冒出来个念头,不写出来好像如鲠在喉,因为我之前有过一次亲身经历,帮助一个身无分文、流落街头的陌生人。那天我看到这个当事人时,她在夜晚的街头哭泣,当时我和几个同事非常热心地进行了帮助。
当我们离开酒店的时候,那当事人坚持送我们出来,将要分手时,当事人一下子就在我们面前跪下了。当时我的心里是很复杂的,她这个动作令我心酸,也感到没有必要这样行礼。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出门打工都不容易,可以帮忙的就一定要帮忙。但过了几天,我的麻烦事接踵而至。
我很不理解,我做了行善的事情为什么会遭受霉运,而且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有怎样的回报,我只是觉得她很可怜,希望自己可以尽快地帮她解决问题。是不是因为我帮助了她,介入了她的因果,所以承受了她的后果?那几日,我的心里很不畅快,感觉很压抑。后来,麻烦事解决了,我又想了想,在助人的刹那,我的心是快乐的。当事人离开的时候,她也感受到了人间有温情。
所以,助人为乐是应该的,那种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观点看似有道理,但细想经不起琢磨。如果人人只扫门前雪,生活中是否会减少很多温情?
在一百年前,在国家存亡动荡之际,有一群知识分子为了受苦受难的芸芸众生,抛头颅洒热血,铁肩扛道义,妙手著文章,令国民精神觉醒,唤醒了中国这沉睡百年的巨龙。这些知识分子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仍有人心向阳光,始终坚定着信念,为拯救天下苍生慷慨赴死。每个人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帮助了自己,人与人之间只有互助互爱,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的世界。所以,人生,要学会帮助他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但愿人人都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