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雨凝 通讯员 李奕瑾)前不久,一场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白沙港村文化礼堂举行,戏曲表演、歌舞演出轮番上演,掌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在现场观看演出的徐阿婆满脸笑意,“以前,阿拉白沙岛老年人,心心念念总想去本岛逛逛,看看热闹。现在,岛上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都舍不得离开了!”
拓宽小岛艺术文化空间、引入“小岛规划师”、落地文化艺术项目……近年来,白沙岛管委会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与产业发展潜力,积极整合和盘活资源,把打造“艺术特色村”作为海岛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取得显著成效。
“在文旅产业发展上,我们做出了大胆尝试,将渔俗馆元素延伸展示至风情巷,挖掘多业态的艺术节点,以‘1+N’模式,拓宽小岛艺术文化空间。”白沙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所谓“1+N”模式,“1”代表核心艺术区——白沙岛文化礼堂,这里是岛上艺术文化活动的中心,聚集了各类艺术展览、演出、工作坊等活动,为游客提供了解白沙岛艺术文化的窗口。“N”代表岛上多个分散的艺术节点,包括艺术主题民宿、艺术咖啡馆、共富工坊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网络,让游客在岛上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艺术的氛围。
其中,白沙“鲞”守共富工坊的打造具有一定代表性。工坊展示区,有抱枕、香袋、背包等白沙特色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汲取了白沙岛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等元素,游客可以在此感受白沙文化,欣赏和购买特色文创产品。”白沙岛管委会经济贸易发展办公室主任周斌吉介绍,去年该共富工坊实现销售额约35万元,惠及村民100余人。岛上老年人们通过参与工坊生产、销售等环节,增加了一定收入,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
同时,“小岛规划师”这一角色,在白沙文创产品开发、文艺策展、文化体验、艺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小岛胶片冲印馆经营者李洁就是一名“小岛规划师”。她曾运用专业技能和创意,参与设计了白沙岛旅游IP形象、特色笔记本、咖啡挂耳包、冰箱贴等一系列文创产品。“白沙岛的风景和故事很吸引人,这里具备发展艺术的潜力,希望把白沙岛的魅力展示给更多人。”李洁说。
文化艺术项目的相继落地,也在不断夯实“艺术特色村”的底蕴。近几年,一个个艺术与文旅深度融合的项目引入柴山岛,让小岛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柴山岛正汇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艺术创作者,相信会有更多人能在这里找到艺术创作的灵感。”从杭州来的设计师赵利军,已参与了白沙多个民宿项目设计工作,他对柴山岛的未来充满信心。
截至去年底,白沙岛管委会成功引进32个国内外知名设计师工作室和7个家装品牌供应商工作室落地柴山。同时,柴山岛乡村振兴研究院、谢天美术馆、梁志天海岛创作基地等也将陆续入驻柴山岛。
“我们通过一系列新的尝试和举措,为小岛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白沙岛、柴山岛向着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海岛迈进。”白沙岛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以艺术为魂,以文化为根,以旅游为翼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各项举措,积极拥抱市场,让更多人感受到小岛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见证白沙、柴山这两座小岛的华丽蜕变和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