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四版

隐藏身份 为党工作

1920年8月,江竹筠(原名江竹君)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因她的父亲长年在外,全家靠其母艰难支撑。江竹筠8岁时家乡大旱,江母带着儿女到重庆投奔她的弟弟李义铭。要强的江母不愿增加其弟的负担,两年后带着儿女出去租房,靠打工维持生计。李义铭心疼姐姐一家人,把两个孩子送进他担任董事的重庆市私立孤儿院。这家孤儿院是一所含初小、高小的完全小学。在重庆市私立孤儿院院务纪要上,记录着江竹筠入读时的情况:姓名“江竹君”,1932年3月入学,1934年7月就读“初八学期”,时年12岁。这也是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有关江竹筠的最早记载。事实上,江竹筠当年14岁,因孤儿院招生年龄为6岁至12岁,李义铭就将她的年龄改小了2岁。孤儿院的经历教会了少年江竹筠自立、团结与友爱,也让她看到了世间的贫穷、不公与无奈。

1936年,江竹筠以优异成绩从孤儿院毕业,考入私立重庆南岸初级中学,1939年又考入吴淞中国公学附中读高中。她经常与戴克宇、何理立等同学畅谈时局和革命理想,一道阅读进步书刊。在党支部书记李培根和中共地下党员戴克宇的介绍下,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有了党组织,她感到浑身充满力量,革命意志更加坚定。1940年,吴淞中国公学附中停办后,江竹筠按上级指示转移到重庆中华职业学校会计职业训练班学习,并于1941年7月顺利毕业。

同年9月,经党组织安排,江竹筠到新生活运动委员会妇女指导委员会工作。该会为抗战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妇女团体之一,统一领导全国妇女工作,中共党员邓颖超、康克清、曹孟君等出任领导职务。同时,大批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活跃其中,宣传、动员、组织妇女参加抗战工作。据记载,江竹筠在这里工作到1942年9月。尽管档案里没有关于她当年工作的具体记录,但仍为后人留下了可以探寻一二的蛛丝马迹——在重庆“一元献机运动”中,这位月薪50元的年轻党员捐款“二元五角”,超过绝大多数同事。从该会训练妇女干部、难童保育、妇女教养、生产救济、宣传慰问等主要工作内容可以想见,江竹筠那娇小的身躯,或奔波于学校工厂,或忙碌于村舍田间,充实而繁忙的工作锻炼了她,也为其秘密身份——重庆市新市区区委委员提供了掩护。但这里并不是安全的港湾,随着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反共立场,中共地下党的工作环境更为凶险,妇女指导委员会中的共产党和进步人士纷纷撤出。在一次与同志接头时,江竹筠发现被人监视,上级迅速指示她撤离到远离市区的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綦江铁矿工作。1942年9月7日,江竹筠收到綦江铁矿的录用通知,而此时妇女指导委员会9月的工资册上,还保留着她的名字。

因为隐蔽战线工作的需要,在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的职员履历表中,江竹筠所填写的信息和她本身的经历多有出入,不但年龄大了3岁,学习、工作经历也有更改。綦江铁矿距离市区100多公里,在当时交通、通讯不便的情况下,本是有利于潜伏的。但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江竹筠的弟弟江正之(原名江正榜),也准备到綦江铁矿任报务员,他的到来,对江竹筠的潜伏是极大的隐患。江竹筠急中生智,1943年2月中旬,她以胃病复发为由请长假赴重庆治病,后又以病势沉重需留渝休养呈请离职。3月,江正之到綦江铁矿任职。江竹筠以她的睿智和果断避免了身份的暴露。

2024-03-18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38410.html 1 3 隐藏身份 为党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