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船舶行业属于离散型制造行业,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面临较多困难。普陀船舶修造企业持续加强创新,研发超高压水除锈、坞修绿色智能化等技术,产业“含新量”“含绿量”持续上涨。以万邦重工为例,攻克超高压水除锈技术后,生产效率提升240%。普陀的“绿色修船”经验还在挪威国际海事展展示宣传,获得业界肯定。
在智能化改造上下苦功,普陀建设了全省首个“船舶修造行业产业大脑”。“船舶智造e建通”应用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智能化操作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以中远海运重工为例,定制远程质检装备后,企业可实现专家团队“远程会诊”,质检费用降低90%、时间缩减50%。
中远海运重工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了“智能船厂创新联合研发中心”,计划总投资2.5亿元,打造中远海运重工生产设备及设施的升级改造项目,以船舶建造和智能船舶生产过程中关键薄弱环节为突破点,补齐企业软件系统、硬件装备等方面智能制造短板,旨在探索打造在行业内有示范样板意义的“智能船厂”。
提档提效
继续高增速、高营收领跑
日前,西白莲岛上的项目工地一派火热景象,鑫泰海工项目、亚泰船舶项目正加班加点赶进度,2个项目总投资分别为23亿元、9.2亿元。项目投用后,西白莲岛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端绿色修船基地。
近年来,我区全力打造以小干岛、虾峙岛、六横岛为核心的船舶海工产业集聚区。随着西白莲岛加快建设,普陀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将再添强劲引擎。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今年,我区将锚定“造船做大做新、修船提档提效、船配突破扩量”的目标,计划培育年营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年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船舶海工产业规上营收继续保持高增速,争取年底突破155亿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我们还将在创新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计划新研发智能、绿色环保新船型2艘,培育省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家,中远海运重工的‘北斗+5G船厂物流工程车辆智能管控系统研发’‘与自然共建的港区航道淤积治理技术’等项目争取申报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