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雨凝)今年春节,家住沈家门街道浦湾二区的新居民侯永光,接来了远在安徽老家的父母亲。四代人团团围坐在一起,言谈笑语间充满着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满满的温情。
“真香,就是这个味道。”小小餐桌上,堆满了侯永光最想念的家乡菜,腌牛肉刚一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来普陀过年,侯永光的父母特地带来了老家的芝麻、大豆、腌牛肉。
候永光在舟山国际水产城从事搬运工作已有20余年。前些年,他都带孩子们一起回老家过年,今年老家下大雪,担心父母亲生活会有所不便,他干脆把家人们接到普陀团聚。在氤氲着饭菜香的烟火气里,侯永光和亲人们亲昵地唠着家常,听父母诉说老家一年来发生的故事,幸福和美的气氛在小小一方饭桌上四溢开来。
除了一直在老家生活的双亲,今年侯永光的弟弟、弟媳妇也从广东赶来团聚。过年期间,侯永光带着家人们在普陀到处走走逛逛。“这两年普陀建设越来越好,希望让家里人看看自己工作的城市。”候永光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的日益便利,远隔两地的家人之间团聚,越来越不受空间距离的限制,许多像侯永光这样的新居民,把普陀当作第二故乡,带着老家的亲人回普陀过大年。如今,“反向春运”的现象在新居民群体中已不是少数,全新的过年出行方式的诞生,不仅体现了普陀深厚的城市包容度,也反映出新居民们对普陀强烈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