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周志杰 来自省城的“本土专家”

□记者 余继 通讯员 邵盛欢

在第六批“山海”提升工程邵逸夫医院专家组中有一位普陀籍的骨科医生。当他听说这一批帮扶普陀医院学科建设中增设了骨科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他说,想用自己的毕生所学为家乡人民服务。他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志杰。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普陀人,周志杰怀揣着学医的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浙江大学医学院,并完成七年制本硕连读,随后专攻骨科类博士学位。经过10多年的临床经验,周志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领域已经小有名气。但他心系家乡医学建设,一直与普陀当地骨科同行保持联系,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每月来普陀医疗机构进行会诊和手术。

2021年,当得知普陀医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山海”提升对象时,周志杰主动报名。但当时帮扶学科中并未设置骨科,周志杰的第一次回乡以遗憾告终。直至2023年底,在得知普陀医院将骨科纳入新增帮扶学科后,周志杰再次报名,这一回,他如愿以偿。

周志杰告诉记者,当时省内有三家医院可以选择,相较于普陀医院,其他两家医院离杭州市区近,又有高铁直达,交通更便捷。但自己作为一个普陀人,家乡需要医疗建设,特别是急缺骨科类专家,所以义无反顾地来到普陀,希望可以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普陀当地百姓。2023年12月,作为第六批“山海”提升工程专家团之一的周志杰来到普陀医院后,很快融入团队,进入角色,在平日里的门诊、手术、回访中都能看到周志杰的身影,身边的同事也纷纷对这一位“本土专家”赞不绝口。

周志杰表示,这几年来,看到家乡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他由衷感到高兴。“自2021年邵、普两院开展‘山海’提升工程以来,两年半时间内普陀医院的医疗资源有了显著提升,家乡人民也更愿意从原来的‘走出去’到现在的‘留下来’,普陀医院还成为了全国海岛地区首个国家级创伤中心。”在谈及到未来有何打算时,周志杰笑着说:“我还是希望能将技术留在本地医院,以代教、帮扶的形式让更多的本地医护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只要普陀的百姓需要,我会随时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01-12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20003.html 1 3 周志杰 来自省城的“本土专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