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二版

我区探索打造海岛特色“枫桥式”综合执法样板

“数字+网格”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本报讯(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胡静卫)记者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日前,该局获评全省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队伍规范化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过配强执法力量、狠抓执法效能、完善设施配备、强化数字运用……近年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围绕打造“枫桥式”综合执法队样板目标,完成了东港、沈家门、展茅、城乡联合、桃花、六横等6个基层执法中队“三化”建设,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滨港路车辆违停”“海印路垃圾乱扔”……近日,在区综治中心的智慧城管指挥室,电子大屏幕上显示着我区部分路段实况,多名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处理各类案件,屏幕上偶尔会出现红色警示框。

“红色警示框出现,表示监控自动监测到该区域有违法行为,智慧城管视频监控能够智能识别,并拍摄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督查信访科科长朱晔晔告诉记者,智慧城管监控系统能够快速固定证据,实现非现场确定当事人,有效破解了综合执法中取证难、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难题。

得益于智慧城管街面预警系统的监管,如今岛城街头上越门经营不见了、车辆违停少了,道路越来越顺畅、街面越来越整洁。据统计,2023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207起,综合执法过程管控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我们还将自建、市建、公安等2000多个视频监控进行了有效统一整合,并接入智能分析平台,基层中队可实现城区重点路段市容秩序管理的全时段、全方位可视化智能监控管理。”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4小时智能化监管有效解决了人少事多、信息不畅、跨部门取证等难题,治理效能大幅提升。2023年,区智慧城管平台共受理各类诉求8.7万件,重复投诉相比同期下降了近46%,各类诉求及时处置率达99%以上,平均办理时效为2.05日,同比减少0.63日。

我区依托区智慧城管平台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省执法平台数据互联互通的优势,接入各街道、海岛乡镇执法中队数字化执法指挥室,通过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统一案件受理、强化部门联动、加强决策分析,在全市率先搭建了集协同指挥、立体联动、资源共享的区级协同指挥平台。

“基层中队、12345、街面预警系统等各类问题诉求都会统一归集到区级协同指挥平台,再由区级协同指挥平台研判流转至各平台、职能部门、中队,实现一网归集、一网分流、一网办理、一网解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数字赋能的基础上,我区还按管理人员所在社区、重点管理区域、违法发生频率等,对网格进行划分,科学调整管理人员分配,城区共划分为27个市容网格,81个路段(86名路长),实行分路、分片、划段、定人、定岗、定责,全面提高城市网络化管理能级。

针对精准破解基层法制审核难、合法性审查力量不足等难题,我区通过优化精简执法队伍、模式重构、制度重塑,组建专家团、退休法官进驻镇街综合执法队、建立共享法庭,创新推行“三网一庭”法制审核模式,并在全市推广。目前,我区镇街平均办案时间从10天下降到6天,综合行政执法效能全面提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能力进一步增强。

接下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进一步健全基层综合执法队伍管理制度、改善硬件设施、统一执法装备、规范执法言行、固化执法流程、强化执法监督,积极探索具有海岛特色的“枫桥式”综合执法新模式、新机制、新格局。

2024-01-12 我区探索打造海岛特色“枫桥式”综合执法样板 8 8 今日普陀 content_419995.html 1 3 “数字+网格”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