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宇翔
集约化用警、“一站式”检查、智能化闭环,警力得到减负,行业企业认可度提升,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这是今年来,普陀公安在行业单位行政检查工作事项中的新气象。
年初以来,普陀公安坚持问题导向和实际需求,全力打造全区公安机关统一的行政检查数字化应用平台,推行公安检查“一件事”工作机制,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公安行政检查体系,提升发现整改基础要素短板能力水平,聚力赋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您好,我们是普陀区公安分局民警,今天例行开展检查工作。”这是普陀各行业单位每个月都会出现的场景。与以往不同的是,工作人员熟练地配合民警,从住宿人员登记、治安安全、保安员管理等治安部门检查事项,到出入境部门涉外人员住宿登记以及禁毒、网络安全等部门的业务一一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民警只需拿出手机,按照相关检查事项和检查情况,一项项进行勾选即可。
一次检查,涵盖所有公安行政检查事项。小小切口彰显公安温度。今年来,普陀公安坚持集成理念,强化高效协同,加强技术运用,形成职责明晰、业务融合的一体化公安行政检查体系。对同类同质基础管控业务和流程进行归并、整合、重塑,梳理涉及治安、海防、出入境、禁毒、反恐等5个警种12类行业场所57项检查事项清单;开发建设公安检查“一件事”应用模块,建立标准化模板,持续规范检查流程,实现检查任务“一键发起”,检查问题“一键上传”,检查结果“一键检索”;整合跨警种力量资源,组建多警种组成的专业检查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跨部门业务培训,实现“一专多能”,检查工作效率提升33.3%。
“多亏你们的上门指导帮助,我们才能在规定时间顺利开业。”今年9月初,民警在对普陀水街区域内宾馆进行开业前检查,对即知即改轻微问题进行现场审批,对无法现场整改问题开展多部门会商研究解决,确保3家宾馆均在水街开市仪式前顺利开业,受到业主好评。
同时,普陀公安坚持“无事不扰”,全力构建“亲清+柔性”的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行为,从源头减少检查扰企扰民,提升公安行政检查质效。
由区防控治理中心牵头,以“周、月、季度”为检查周期,收集各警种提交的重点检查行业场所工作建议,制定主题式督导检查任务清单,依托公安检查“一件事”应用平台,实行“一张表”“一站式”“一次查”工作模式,最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全办完”的目标。今年以来,各类日常行政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8%。
在检查过程中,普陀公安更加注重监管与服务紧密结合,主动收集企业诉求,对能立即解决的诉求进行现场办公;对需要统筹协商的事项发放《警企联系卡》,设立专职联络员,加强事后跟踪服务。
此外,普陀公安还建立行业场所层色管理机制,按照检查发现问题频次及严重程度,相应赋予“红、黄、绿”三色,并配套相关措施。
蒋春凤是东港派出所一名社区民警。不久前,她接到系统推送的一则工作提醒,称辖区某宾馆被上级公安机关日常检查中发现未如实登记身份信息和房号。接到提醒后,她立即依法处置并落实整改,随后在系统中反馈,形成闭环管理。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她又组织工作人员集中进行业务培训。
针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普陀公安聚焦“动态清零”,打造“追踪+回溯”的整改闭环,推动问题整改由“人工跟踪”到系统“自动追踪”的智能化转型,实现对问题隐患闭环整改,全面提升基础要素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