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丽佳 通讯员 周梦韬)连日来,在城区各公园、公共绿地,园林养护人员忙着播撒黑麦草籽,精心搭配颜色各异的草花,扮靓冬日景观。“黑麦草为冷季型草,入冬后会出绿,能确保公园绿地绿意盎然。在道路草花的选择上,我们偏向于选择耐寒耐旱的品种,存活率高,并根据植物特性,结合微地形,营造层次丰富、疏密有序的特色园林景观。”普陀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养护一科副科长梅浩说。
记者从园林部门了解到,我区不断提升园林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推进绿化品质提档升级,打造春季烂漫、夏季芬芳、秋季韵律、冬季劲翠的景观效果。据统计,今年城区补栽乔灌木约10.3万株,补栽草坪、麦冬约8000平方米,更换草花约110万株。
“不同季节我们会换不同应景的花,也尝试着引进一些新品种。”梅浩说,新品种引进后,都会在苗圃进行数月的培育和观察,从中选取既有良好景观效果,又能适应舟山气候特征的植株。
在南岙苗圃的一座大棚内,近万盆雏菊正待绽放。“这些雏菊正处于花期幼期,一星期左右会陆续开花,然后作为新春花卉,运送至各处绿地,花期能从1月开至4月,保证了城区草花‘不断档’。”梅浩介绍,目前我区的绿化养护面积约355万平方米,苗圃基地约280亩,其中应家湾苗圃占地约135亩,南岙苗圃占地约143亩,基地种植苗木品种多样,形成以常绿树种、乡土苗木为主,中小规格用苗为辅的多品种、多规格的种植格局。其中,南岙苗圃除了培育苗木,还培育时花,年生产量约在200万盆,可保障城区时花的充足优质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