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夏涵婷)近日,在舟山市正源标准件有限公司一间厂房内,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行,操作人员在一旁随时观察作业情况,四周环境干净有序。“这几年,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整个厂区环境也有了全新改观。”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斌说。
正源标准件自成立以来,深耕高强度紧固件制造领域,专注于提高技术和工艺,严格把控产品品质,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
作为致力于高强度紧固件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正源标准件始终紧跟行业技术前沿发展方向,注重全流程生产中的改良和创新。“现在我们有4套红打螺栓自动生产设备和5套红打螺母自动生产设备,过去的老机器已被完全淘汰。”王斌说。
从2019年起,正源标准件开始着手引入自动化设备,2022年大规模更新加工设备,目前企业已全线覆盖自动化设备。“最初阶段,我们引入红打螺栓自动生产设备与红打螺母自动生产设备各一套,在此基础上进行试验,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很快就尝到了甜头,进行了设备的全面更新。”王斌说,企业在技改前,使用旧设备时,需依靠测温枪甚至是工人肉眼观察产品的耐温特性,容易出现偏差,导致产品质量稳定性不高。自动化设备引进后,由机器精准控制淬火温度和时长,并以机械臂代替人工操作,提高了产品精准度。
为最大程度发挥自动化设备效用,正源标准件还邀请行业专家、设备厂家专业人员为员工开展培训。“自动化生产同样需要把控,所有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并根据各岗位情况设定培训时长,通常在3个月至一年半。不能胜任的员工,及时进行调岗,确保每名工人都能熟练掌握设备。”王斌说。
引入自动化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加强人员培训……正源标准件通过一系列举措,深挖降本增效提质潜能,并取得实效。如今,这家企业的产品日产量由过去的1000件提升至1200件,人力成本下降80%。同时,企业在高端紧固件领域逐渐展现硬核实力,深受客户认可。国家南极科考队乘坐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香港昂船洲大桥等大型建筑和设备仪器上,都有正源标准件产品的踪影。
“我们在紧固件制造领域钻研了40余年,目前生产的螺栓,长度最多能达到八米以上,在国内首屈一指。”王斌说,未来要进一步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进程,开发更多高端客户,在专精特新的路上走出自身特色。